第一百八十三章 唐宋八大家灵魂附体(2 / 2)
付阅文看了看严宜修,脸上出现不悦。
严宜修这样说,摆明是了不相信他的眼光,这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冒犯了。
不过一看到杨玄依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他也就释怀,杨玄的这副样子,实在太过粗鄙,难怪众人不信。
微微一沉吟,便点点头道:“可以,我将任我行公子的大作诵读一遍,能不能夺得魁首,可由大家评判。”
接着,他取出杨玄的卷子,便大声诵读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只有一百余字的诗词诵读完毕,大厅内却陷入了一片沉默,落针可闻。
杨玄敏锐的察觉到,从屏风的后面,隐约传出了一种异样的波动。
王卓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他愣愣的看着杨玄,眼中出现浓浓的不可置信。
他虽然文采比不过严宜修这种家学渊源之士,可是也有一定造诣。杨玄在他眼中,一直都是一副粗鄙至极的汉子,张口闭口就是老子长,老子短的,要说他有什么文采,王卓第一个不信。
可是现在呢?这样一首已经注定要流传千古的诗词,竟然出自他手,这种强烈到极点的反差对比,实在让他不知道作何反应。
金乘风也有些发楞,口中不断喃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佳作,千古佳作啊……”
这一刻,他直接折服,为杨玄的文采所倾倒。
众人之中,文采斐然者大有人在,此时也都反复品味,越读就越觉得这是诗词之中蕴含的意境,实在太过唯美,所抒发的情怀,也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当真是千古绝唱。
一时间,杨玄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严宜修愣住了,他张大了嘴,目光却不是看向杨玄,而是呆呆的看着付阅文手里的那张墨迹可能都还没有干透的纸张。
众人之中,以他的文采最高,诗词入耳,他就能听出好坏,可是,当杨玄的这首诗词进入他耳朵中的时候,他反而呆住了,无法评判。
所谓懂得越多,就越知道不知道更多,他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有心去贬低这首诗词,可是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他根本不敢去评判这首诗词了,这首诗词的意境,已经不是他能评判的了。
“付老,敢问这首词为何名?”半晌之后,他才愣愣的开口问付阅文。
“明月几时有!”付阅文心中感叹,严宜修脸上的表情,他如何能看不出来,同时也深表理解。
一个人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被击败,这种打击,实在太过巨大。
如果杨玄的诗词仅仅是稍微领先严宜修还好,所谓文无第一,能不能写出好文,也要看天时地利。
但是杨玄的这篇明月几时有实在是太过惊艳,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人,甚至连他在第一眼看到之时,都产生了呆滞的感觉。
可以说,以他的文道修为,都不敢去对这首词妄加评判。
这是一首注定要千古流传的诗词,而他,是见到这篇诗词的第一人,如果他稍加半句评语,都会随着这首诗词一起,千古流传下去。
所以,他根本不敢评判,害怕一失足成千古笑柄。
他看了看杨玄,心中已经起了私心,要将杨玄的这张试卷带回家中,装裱之后作为传家之宝,世代流传。
不必奇怪付阅文的想法,面对这样一首注定要千古流传的诗词的第一手稿,日后注定是要成为世人争相收藏的宝物,此时不据为己有,更待何时?
严宜修又楞半晌,这才回过神来,他长长的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对杨玄深深一躬道:“任兄,受教了!”
此时,再也没有人敢小觑杨玄。
他的威胁度,在众人的心中开始无限拔高。
杨玄哈哈一笑,脸上却还是那副粗俗的样子。
“敢跟我比文采,哼哼!”这一刻,他一览众山小,唐宋八大家灵魂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