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杀人不用刀(1 / 2)
二月二十日,是每月定期三次的大朝觐的日子,风雨无阻。
从去年冬天,庆国的天气就变的很怪,雨雪特别的多,冬天的雪就下的很勤,转过春来,这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连续下了几天了,照这样下去,朝廷又该做好治理水涝的准备了。
天色微亮,金碧辉煌的城墙之内,已经站满了身披蓑衣的众位大臣,三个一伙,五个一众,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目光时不时的瞄向范闲站立的方向。
今日能见到范闲前来,所有的官员都是兴奋的,如果不是自己的折子有了效果,陛下怎么会特许范闲入宫。
一些与范府走的近的官员,碍于面子,跟范闲打了个招呼之后,便向躲避瘟疫一样,匆忙的躲开了。
孤零零的范闲身边,只站了一个人,一个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前礼部尚书郭攸之。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接到前来参加大朝觐的通知。
随着太极殿的殿门打开,众臣脱掉蓑衣,随手递给自己身边候着的马夫,快步向宫门内走去,三步并作两步,要不是怕逾越礼制,不敢超越前面比自己官职大的老人,年轻的官员们都能向着太极殿来个百米冲刺。
平时那四方步的威严,在春雨中全然不见,威严是给别人看的,身体才是自己的,这要是自己因为长时间淋雨而病倒了,可能一辈子的努力都白搭了。
范闲冷眼的看着,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这才脱下蓑衣,迈步向太极殿走去。
大朝觐实际上就是朝廷六部,各院向众官员和皇帝陛下汇报这十天里所发生的大事。
例行完公事,随着汇报工作越来越接近尾声,一众官员越来越兴奋,今日的重头戏终于要来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本就是一句废话,在场的所有官员,从有资格参加大朝觐那天开始,就没有碰到过一次无事的时候。除非是皇帝不想听任何人说话。
“启禀陛下,督查院所奏之事,皆以写入奏折之中,京都之内各地的士子已越聚越多,还请陛下早下圣断,迟则生变。”督查院的代表,第一个从队伍中钻了出来,朗声说道。
“迟则生变?你来告诉朕,他们能生出什么变来?”庆帝不屑的说道。
“陛下,这事万万不能再拖了,坊间有传闻,已有士子离开了庆国,前往北齐,东夷,等国,自言庆国不需要他们,他们唯有另投他国,不负心中所学。”
“如若不给天下士子一个满意的交代,怕是用不了多久,我庆国将陷入无人可用的大恐惧之中。臣等恳请陛下严惩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范闲,给天下士子一个满意的交代。”
义正言辞,所说之话全是站在了为庆国将来着想的大意上,为了留住千万的庆国学子,牺牲一个范闲,算不得什么。
“臣等附议!”
一众大臣出声应和,反正没人能分辨出来,是谁在附议。
“严惩范闲?朕想知道,范闲何罪之有?”庆帝呵呵一笑,笑那督察御史毛骨悚然。
可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硬着头皮继续朗声说道:“范闲的所作所为将我庆国的学子逼出庆国,导致我庆国无人可用,便是最大的罪,乃祸国殃民之重罪。”
“哦,这么说来,范闲确实是罪该万死。”庆帝沉吟了一句,随后看着远在队伍后面的范闲接着说道:“范闲,你上前来!”
范闲面无表情的出列,缓步向前,走到太极殿大殿中央靠前的位置,站定,行礼。
“范闲,在这满殿朝臣的眼中,你俨然已经成了我庆国的千古罪人,你说这件事该怎么解决?”庆帝淡淡的问道。
范闲恭敬的回答道:“臣以为应从根源上解决。散播谣言者,叛国投敌者,有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