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围攻(2 / 2)
店方坚决否认,并认定是顾客故意掉包,企图讹诈商店。几经交涉未果。顾客一气之下在见到报纸点“天宇通”名字的当天,也就是昨天,就投诉报社。
报纸则以主持正义的口吻咬定“天宇通”做黑心买卖。
妈的真恶毒!杨军暗骂。不过,他知道,报纸上说的有眉有眼,大约是事实。他们调查够细的。
杨军马上打电话给几家店:“报社点我们的名,诚心臭我们,实指望我们磕头谢罪,我们决不买他的账。估计他们还要捣乱,都小心点。”
果然,接下去的一个星期里,报纸的炮轰一发不可收拾了。
《“天宇通”知假卖假坑顾客》配评论《二问手机商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次货是如何登上大雅之堂的》配评论《三问手机商人——做生意岂可损人利己》;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配评论《全社会动员起来痛打劣质手机落水狗》。
越来越多北京报纸闻风而动,加入到抨击行列。“天宇通”四面楚歌。名气是更大了,可是大不光彩。
杨军周围的人急得火烧火燎,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猛不丁接个电话,没准就是斥责咒骂或是吼叫着退货的。
杨军先是勃然大怒,转而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各种刀子剁过来,刀刀见血。
他从一大堆名片中翻到小记者的电话,厚着脸皮去了电话。杨军能屈能伸,矮沿低头的道理他懂。
小记者倒是爽快,说自己愿意从中斡旋,只是能力有限。
他话锋一转,说,上次他带着自己的上司找杨总要广告被回绝后,他们头头觉得很没面子,大为观火。
事情也正赶得巧,社会上对手机方方面面的议论日渐增多,新闻界此时没有什么大题材可以揪出来炒作,有个《法制实况报》带头,正中多家报纸下怀。
手机生意火暴却混乱不堪,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手机零售市场是新兴行业,作炒作,看点多,容易互相呼应。
各报都在铆足劲,找线索,抓典型,此时的“天宇通”撞在了枪口上。
哪家报纸若是能把报道做大,哪家报纸就能在同行中拔头份。
现在事情已经弄大了,能不能尽快收场已经不是一家报社左右得了的,小记者几次说,真不敢打保票。
临挂电话前,杨军点了一下小记者,手机用得还好吧?小记者敷衍着说不错,就把电话挂了。
杨军觉得什么目的都没达到,干脆又给小记者拨了电话:“帮帮忙说说好话,你对我们多了解啊,我们是那种无赖企业吗。”
小记者说:“那你们试试写份检讨,我们这也可以收场。”
杨军找宣传广告科的齐冰妍撰写一份“深刻”检讨,又电话授意地安门店长,赔给那顾客一部没有开封的原装。
店长回复:那人满意地走了,临走前,还当店长面写了表扬信,说是亲自去报社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