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等她醒来(番)(1 / 2)
梨花落尽,春风北渡,城门外的柳枝渐密,春寒已经消散,春日里激积起的厚雪在暖意袭来的夏至消融化去,汇作涓流润入受了许久寒冻的土地。
艳阳普照南北大地。
大邺与赤炎的边境,榷场重开,商客往来,熙熙攘攘。北来的牛羊马匹、宝石皮毛,北去的丝绸茶叶、瓷器米盐,易货买卖,繁盛有序。
一月之前,十万大军压境的紧张硝烟,已经在南北来往的频繁里被遗忘。
曾因战乱被隔绝的永州漕河,在两国互议之后打通。河上商船往来,桅帆遮日。
为管理与赤炎漕运事务,大邺设漕运使司。华县漕运的掌权者秦子颂以非凡机智获得大邺皇帝看重,被任命为漕运使,管南北漕运。
因春寒雪灾,朝廷下令延迟的恩科考试,在春后灾情得缓之时再开。
大邺各地学子汇聚京城,在亲身经历了京城暗涌的权力之变,举国赈灾,及两国关系由冲突到再次和平往来之后,于考场挥墨点国事,下笔献良谋。恩科论策,比诸往年,风气更开。
因经历了大族权贵干涉恩科之弊,在学子齐谏中恩科考官重选,恩科选拔寒门氏族出生不论。
恩科放榜,榜上有名者,十有五六者出于寒门。其之十之四五出于氏族者,才干不逞多让,更有异常出众者。荥州郑氏嫡支之郑渝,年方十五,成为四姓大族以恩科入仕最年幼者。
放榜之日,京城富贵之家,皆早早围于金榜之下,观察众多围看放榜学子之神色。若有颓然失望离去者,便也给予两分同情眼色;若有欣喜欢呼者,也不管其身上所着的是粗布麻衣,还是丝绸锦缎,先是带着得力的家丁,上前半请半拿一般,抢先拢回自家提前备好的轿子,抬回家去好酒菜招待。若是家中有如花美丽女儿,定是趁早定做女婿。
京城富贵之家,早有听得荥州郑氏嫡支有一才貌双全少年郎,早已被宁王请旨立为宁王府承爵之人,是嫡齐王亲自带在身旁教导的未来小舅,更是恩科榜首有望之人。故而,还未及放榜之日,早有达官贵人带着厚礼挤满曾门可罗雀的齐王府、宁王府大门前。
围守多日,却始终未得见到传闻中的少年郎。直到放榜之时,榜下亦无人见得少年郎的风采。
灾情已过,大邺与赤炎和谈再续,京城茶楼不仅坐满大邺好饮茶听书的民众,更是汇聚了慕名评书茗茶而来的赤炎商客。
“话说,自恩科之后,无人见得这榜首少年郎的英姿。有人猜测定是于解北境之焦灼局势、再促两国和谈、献策赈济灾荒有功的齐王府内,常随齐王左右,多得历练。
又有说,自支偃城撤军之后,千里赴北境救齐王的宁王府郡主染病卧床至今未醒。这郑氏少年郎与郡主姐弟情深,定是日夜守在宁王府中待郡主醒来。”
茶客中多有来打探情报好趁早与少年连上一门姻亲的权贵,赏了银锭,上前窃问,“那先生可知,这郑氏中了榜首的少年郎,此时身在何处?”
醒木拍下,震得案上银锭翻滚,说书先生轻捻胡须,晃脑慢道:“少年自有少年缘,缘分早定莫强求。”
醒木再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去。”
听客唏嘘,叹气散去。
因听书喝茶的赤炎商客众多,纵使是异域服饰,亦无人过多关注坐于楼上窗边一身祥云金文图腾的赤炎服饰俊朗男子。
“这大邺的评书说书,甚是有趣。难怪,那人总说,自己心中牵挂的女子,总爱来这市坊茶楼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