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速之客(2 / 2)
“德华,你藏得够深得啊。”
大清早,范理的家里来了几个不速之客,带着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
领头的是一个精瘦的老头,是范家族里辈份最高的七爷,说起来,范德华得称他为曾叔祖。
范德华有些奇怪,这位范家老祖级的人物,一大早,跑来找自己干嘛?
他把几人让进屋里,泡上茶点,静观其动。
“德华,你拿了拆迁款,就把饭店关张,原来悄悄躲在这里了啊。”七爷从进门到坐下,就没有一个好脸色,话语中带着问责的意思。
范德华微微一笑,不急不恼,“七爷说的这叫什么话,我一直住这里啊,从厂里出来就租在这里了。只不过那时饭店比较忙,在店里吃住罢了。现在饭店转出去了,当然要回来住。”
七爷哼了一声,心道,你已经不是大成集团的领导,我可是你曾叔祖,气势上不能输。
“我们要和井城本家联宗了。”七爷谢绝了范德华递上的香烟,拿出一杆烟袋,装了些碎烟叶,点上开始砸吧。
井城本家?
他们是宋朝的范文正公的谪传,是国内七大世家之一,在种花家的中枢系统,也有极大的影响力!
而秋蝉的范家新村,则是一百余年迁到此地,早就与本家断了联络。
若是与井城本家联了宗,恐怕全部范家新村的范姓人,都能大大沾光,飞黄腾达了。
“要想联宗,必须续家谱,建祠堂。”七爷又说。
“哦,修祠堂啊,这也是正事。份子钱告诉我一声就行,直接让小理给转过去,哪里用得着您老几位亲自跑一趟啊。”范德华对于此类事并不热衷,但也不会刻意反对,祭祀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是大事,也是好事,有利于团结。
这时一个年轻人站出来,他叫范俊博,论起来与范理同辈。
“德华叔,我就挑明了吧。这次修祠堂,你家得出大头。”
范德华恍然大悟,原来老家这些人,这次来,打算吃大户的。
“出大头?范家一百多户,让我一个人出大头?不知这里面有什么说道?”他眼光一厉,看向范俊博。
范俊博只觉得这位德华叔,虽然年纪大了,但虎威尤在,顿时,把脖子缩了回去。
“德华啊,这次拆迁,谁不知道你家得了一千多万呢?修个祠堂,又花不了几个钱,就算你全包了,又能如何?”七爷紧吸了几口,吐了几个大大的烟圈,房间里很快充满了呛鼻的烟味。
“全包了?怎么滴?以后祠堂打算只供奉我这一支?别的支门,都请出去?”范德华顿时恼了,马上强硬地顶了回去。
“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们这些老家伙,要思前想后,要考虑各个方面的细节,要掌控全局,也是很辛苦的。”七爷避开了范德华的眼神,不甘心地说。
“这次拆迁,也不是光拆我一家,全村都拆了,论有钱,我也不是最多的。怎么就偏偏得我来?看我好欺负?”范德华寸步不让。
这些老家来人,一时间竟然没有话说。
良久,范俊博才期期艾艾地说:“不瞒大叔,我们这些人的房子,还都没拆呢。”
原来,范家新村拆迁,大多数人都对赔偿方案很满意,但在七爷为首的族老组织下,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补偿款,互相通气,合伙当了钉子户。
当时,范理与范小斌去拿拆迁款时,正碰上范俊博的阻拦。
不过,两人没有理他,还是痛痛快快地签合同,拿钱走人。
七爷等组织串联了大部分村民,派出代表与开发商枝繁地产的负责人去谈判。
没想到,枝繁集团压根就没理他们,只是放出话来,愿意签合同,随时奉陪,不愿意的,任其自便。
到了后来,连签字处都撤了。
最终,只有七八户因为各种原因,早早签了字,拿了钱,
其他村民,生活一切照旧。
眼看着这七八户人家,进城买了高楼,坐了豪车,七爷等人坐不住了。
他们就纳闷了。
这开发商,都是讲究早开发早收益的,我们要是当了钉子户,每拖一天,开发商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他们怎么不着急呢?
开发商不着急,顽固派们可就着急了,万一由于阻力太大,把开发这事儿扰黄了,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他们就把主意打到早早签字领钱的范德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