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普吉岁月(6)之僧侣期(2 / 2)
而午食的第一餐,他自然更是不敢懈怠。这天的上午九点过后,他就开始起火造饭了,就为那一碗荤素烂炖。
厨房里啥也没有,一个灶台一口锅。灶台还是那种烧柴火的灶台,这在泰国的普通百姓家里早已绝迹。灶台边上搁着一壶素油,一罐盐,其它如姜、葱、蒜和泰国特有的香茅类佐料一律没有。好像是,寺庙里自己能烧制一些食物的时候,还是要尽量避免过多的有刺激类的东西,免得味道太好,吊起了僧人们的食欲?但有几串干红辣椒!泰国人是吃辣的,僧人也不例外,而颂猜做饭必须要有干辣椒。
今日的中餐备料有:一块大大的生猪肉,几把新鲜的蔬菜,再就是泰国本地的香米了。
一锅由“上塘”里取来的清水,加上切成大块的猪肉和干辣椒,先大火烧了起来。烧柴火,这可是颂猜的强项,他从小就会。童年的时候,他还因为自己在三兄弟里多做了家务还愤愤不平呢。
水和肉一并烧开以后,他就把灶膛里面着火的树枝掏了一半出来,扔在地上全部敲灭掉,就是要那种所谓的小火慢炖。约一个半小时过后,他把香米加了进去;等到香米、猪肉和辣椒一锅全部烧烂了,像是一锅粥的时候,他才把切碎的青菜加了进去,一并放了少许的盐。然后就是加火,再加火,他把灶台边地面剩下的柴火全部塞进了灶膛。大火一烧,再一灭,锅里的青菜由翠绿刚刚转成了深绿。
这时,颂猜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着傻在一旁的师兄侬鲁西说:“好啦!”
这个时候,杵着的侬鲁西嘴里嗦吧了一下口水,他“哦”了一声,赶紧出去准备十八人的碗筷。同时,另备了一个小碗,这是为师傅准备的。他老人家不跟徒弟们同食,虽然吃的东西是一样的。
待侬鲁西冲到隔壁的“食房”备碗筷的时候,颂猜赶紧又从袈裟的里袋,掏出了大哥给的那瓶“颂猜密器”,往大锅里撒了一小点“密器”,用大勺在锅里搅拌了一下。他的心里还携带着少许的惴惴不安:这东西让僧人们吃,不犯规矩吧?他不是一个常做饭的人,本身一掌勺就会有少许的紧张,何况今日的这餐该是特别重要的。
三十分钟的吃饭时间,二十分钟大家全部吃完。今日师兄弟们的吃饭,还带着阵阵的“嗦嗦”声。颂猜也在一起共进午食,心里忐忑的他不敢抬头,闷声吃就好。
米绍水的味道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米和猪肉的醇香,加之新鲜蔬菜的清香!本来就是一锅烂炖,像是稀饭,但比稀饭粘稠,用勺一瓢一瓢的?正合适。但是,有几位师兄吃完以后,还端起了那个小碗,用手指把碗里剩下的那么一丁点稠汁,刮得干干净净,再把手指举到嘴边,悄悄地舔了个利索。哈哈,那几只碗干净得,待会儿侬鲁西都无需再洗。
大家在吃的过程中,已经有人悄悄地抬眼在偷看颂猜。吃完以后,两排共计十六位师兄全部望向了坐在门边的颂猜,大家的嘴里还“嗖嗖”地、砸吧砸吧地。师兄们的眼神在说话:哎,那位新来的师弟,今天的糊糊味道不错!
只有坐在尽里头的大师兄没抬眼,也没有说话,他的嘴里也是有点嗖嗖的,实在是忍不住。
师兄没说话,大家也不敢言语。因为今天鲁西李只是个新人,不好太过地表扬他吧?
沉默了片刻,师兄终于开口了:“好像,大家都觉得今日鲁西李做的饭还不错?就是……辣了一点?明天可以少放一些辣椒。”
“对对对!”“是辣了一点。”“我觉得正好!”“那是你太会吃辣椒了。”“嗯,辣好呀!”“鲁西李,你今后就给咱们做饭吧。”“晨食也可以来一碗。”“还是少放一点辣椒吧?”“明日早晨出去化缘的师兄弟们,可以多取一些生食回来。”“锅里还有吗?”“那是留给土狗们吃的呢”等等。
一时间,食房里的师兄们全部放开了,叽叽喳喳地一片,交口称赞颂猜做的这每个人只有一碗的糊糊。味道真好!有点辣!
确实,隔壁厨房大锅里还剩有不到三分之一,那都是留给九条土狗们吃的。饭后将由侬鲁西负责洗碗,之后才去喂狗。狗们也是一狗一小碗。它们能吃辣椒吗?
自然,师傅吃的那一碗早已留了出来。
至此,颂猜心头悬着的石头落到了肚皮底:我的乖乖!就我这手艺,大家能这么喜欢?那也算是来到这间寺庙,开了个好头。明日辣椒要少放一些?我今天的辣椒放得就不多呀!湖南人在外乡生活,没有辣椒怎么成饭!连这一位少年时就逃亡出来的工仔也不例外。他们的灵魂,可能需要辣椒来滋养?
午食之后,侬鲁西在厨房里收拾完毕,也回到宿舍午休去了。
鲁西李拿着木盆,开始到草坪上去拾捡豌豆。没曾想的是:一个多月以后,他的心还没有静得下来,但那条瘸着的腿却恢复了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