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意外来客(1 / 2)
安禄山瞪着刘骆谷, 拿着抱怨的语气说:“你从长安回来倒是什么都明白了。我花费了多少心思力气才把你安『插』在长安。你倒是好, 就这么被人赶回来了。只怕是陛下对我已经开始起疑心了。”在场的人听着安禄山的话,都拿着鄙视, 戏谑的眼神看着刘骆谷。
安禄山身边这些武将和幕僚们,他们信奉的是丛林法则,只要谁稍微有点错误,被安禄山嫌弃了的,剩下的人就会毫不留情的扑上去,把他撕得粉碎。刘骆谷当初在长安风生水起, 那些人巴结还来不及呢。结果刘骆谷忽然被大理寺的人抓住,说他刺探情报, 是契丹人都探子。被抓进去狠狠地拷问一番。刘骆谷在长安商号的账目全被拿走,连着商号里面的人都被抓进去拷问了。
后来也没找出来什么证据说他是个探子, 只是查账的时候发现刘骆谷偷税漏税,被罚了一笔钱, 赶出了长安,再也不能来做生意了。刘骆谷忍着身上的伤,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平卢, 安禄山见着刘骆谷这副样子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叫人带着重金赶紧到长安区打探消息。
等着长安打探消息的人传话回来说,这一切都是刘骆谷和杨国忠及其杨氏一家走得太近了,有人在皇帝跟前吹风。说刘骆谷是有坐探的嫌疑, 还涉嫌行贿宰相。皇帝碍于杨玉环的面子不能把杨国忠怎么样, 就拿着刘骆谷来撒气了。也算是杀鸡儆猴的意思。
安禄山这才是稍微松口气, 但是刘骆谷这些年苦心经营的情报网彻底作废了,杨国忠是个『奸』猾的人,看着风向不对。立刻改口了。对着安禄山派来的人也没以前热情了。还说做生意要遵守法律云云,自己身为宰相要以身作则什么的。安言下之意是不肯帮忙了。
安禄山得了消息,气的大骂一顿但是也没什么办法。谁叫人家是皇后的堂兄,身居高位的宰相呢。
现在刘骆谷忽然说出皇后和寿王联手的话,安禄山的心里一阵阵的气闷。没了长安的情报网,他就像是瞎子和聋子一样,只能在这里猜想。皇帝到底是个什么章程,他的心里是赞成寿王这套边镇改革呢,还是有自己的打算?
贵妃娘娘,不对,应该是皇后了。她有了自己的儿子,却没急着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本想着寿王在范阳,不管他能有什么天大的功劳,都要被皇后牵制。谁知现在不仅寿王没有被牵制,听说皇后竟然在支持寿王的改革。眼看着寿王整顿边镇的大刀就要落在自己身上了。安禄山能不着急吗?自己这些年不容易啊,从一个放羊的孩子成为割据一方的边镇节度使。这期间的辛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谁要想把自己的军队拿走,拿就是和杀了他没区别。敢动他面前的羊肉,安禄山一定要和他拼命的。
那些幕僚们对着刘骆谷冷嘲热讽,说他太招摇了,破坏了安禄山的计划。有的人则是主动请缨,表示要自己到长安,重新为安禄山建立新的情报网。
刘骆谷反唇相讥:“我之所以赶着回来是担心陛下对将军有什么想法,而且朝廷法度,我要是一直拖延着不走更惹眼。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呢,最近虢国夫人又回到了长安,我决定悄悄地潜回长安,请虢国夫人帮忙。她只要在陛下跟前说一句话,顶的上别人千言万语。”刘骆谷这些年在长安住习惯了,忽然回来满眼全是风沙戈壁,草原山野,真是从天堂一般的温柔乡掉进了地狱一样。而且最要紧的是被同僚们嘲讽,刘骆谷知道,要是比冲锋陷阵自己不是那些将军的对手,出谋划策自己的脑子不是最聪明的。
到底在长安经营多年,还是回去最好。因此刘骆谷提出来自己还有些本钱,能在长安东山再起。当年自己可没少给虢国夫人送礼啊。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就不相信,虢国夫人能翻脸不认账。
安禄山听着刘骆谷的话也动心了,他需要亲自到长安打探下消息。现在安禄山深深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以前皇帝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都能立刻知道。但是现在呢,只能靠着那些商人语焉不详的小道消息。
有的人说皇后干政,皇帝现在对皇后越发宠爱,连着国家大事都要问皇后的意思。除了上朝,一般皇帝见大臣询问政务,都带着皇后。而且听说皇后竟然帮着皇帝批阅公文。现在的皇后娘娘可不只是个只精通歌舞的美人了,她真是要武后第二呢。想想真是可笑,当年皇帝要册立武惠妃为皇后,那些大臣们担心再出一个武则天,一致反对。闹得皇帝心里不舒服,武惠妃眼看着做皇后无望了,就想尽办法要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太子之位。
结果李林甫陷害了李瑛,皇帝第一次废太子。结果呢,武惠妃含恨而逝,寿王成了最大输家。杨玉环由此进宫。
武惠妃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现在杨玉环坐上了当初武惠妃梦寐以求的皇后之位,她的儿子就要成为太子了。真不知道武惠妃在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但是有些商人却说,皇后不过是看皇帝的脸『色』行事。现在后宫可是微妙的很呢。皇帝越发的倦怠政务,皇后不过是皇帝的嘴巴和眼睛罢了。皇帝厌烦了案牍劳形,叫皇后代为批阅公文。其实皇后每批示一份公文,都是按着皇帝的意思罢了。皇后在政务的每句话,每个表态都是皇帝的意思。
而且虢国夫人越发的显赫起来,她想什么时候进宫就什么时候进宫,想在宫里住多久,就在宫里住多久。
只要虢国夫人开口。皇帝再也没不准的!
甚至有风声说。皇帝宠爱虢国夫人甚于宠爱皇后。
安禄山在心里飞快的盘算着,自己很应该亲自到长安走走了。这些年,杨国忠和杨氏那些人,尤其是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她们收了自己多少的东西。边境的互市关税,有多少进了杨家姐妹的腰包。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吃了老子的,就要为老子办事了。
想到这里,安禄山下了决心:“找个机会,我要到长安一趟。你跟着我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