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母仪天下(2 / 2)
李瑁有些后悔的叹口气,对上韦氏担心的眼神,只能先安抚韦氏:“好了,不要杞人忧天了。我和——娘子是心胸宽广的人。不会和我们计较的,我们身为晚辈,要行孝道,彩衣娱亲也是尽孝心不是。”韦氏被礼貌的解释闹得更没底了,这叫彩衣娱亲?这分明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啊。
等着到了里面,李隆基正兴致勃勃的欣赏着那瓶子梅花:“好,娘子眼光不同于凡俗,这样的花儿羹觉得雅致。”
其实皇帝早就听见外面的话了,听着李瑁对杨玉环毒舌,李隆基忍不住在心里叹口气,大概李瑁和杨玉环真的八字不合,要不然怎么一见面还是这么夹枪带棒的?等着是女拿着花儿进来,李隆基仔细审视下,觉得李瑁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枝梅花虽然看起来清逸雅致,但是这样的花儿自然是根本张不出来的。肯定是花匠们的杰作了。
但是不能否认,这样的瓶子配上这样的花儿,构图更美了。李隆基当然不会明着站在李瑁一边。这个十八,知道不知道心直口快和嘴贱之间只隔着一线呢。
杨玉环也不再纠缠刚才的事情,她拿出来婆婆接受儿媳『妇』请安的架势出来,端坐着接受了李瑁带着韦氏和燕娘给她请安问好。等着李隆基板着脸说了些成家立业,要好好的过日子的话。杨玉环笑着对韦氏招招手,叫她到自己的身边坐下来:“韦昭训的家教很好,十八交给你,我和三郎都放心了。你们是新婚夫妻要互相礼让。十八哪里不好,你只管进宫告诉我和陛下,我们自然会给你评理的。””
说着杨玉环又嘱咐了些怎么持家,怎么服侍丈夫的话,韦氏态度恭敬,连忙点头答应下来。最后杨玉环从小喜的手上接过来个盒子:“这里面是给你的,算是我这个做阿姑的一点心意。”韦氏打开看里面是一个白玉雕成的鸳鸯比目佩。这个玉佩精致可爱,仔细看,发现那里是个玉佩,根本是一整块白玉雕成的香盒。
韦氏很是喜欢,一叠声的向着杨玉环道谢,叫侍女立刻挂在自己的裙子上。杨玉环满脸的慈爱:“你喜欢就好。我想这个东西最适合你的气质,今天果然果然没错!”说着杨玉环转脸对着燕娘说:“你也过来,我不厚此薄彼。这个是给你的!”
说着杨玉环拿着个盒子递给了燕娘,燕娘想要打开,杨玉环却是按住了她的手:“你给我做了不少的香囊,我也做了个送给你。不过做的不怎么精致,你拿回去慢慢得看吧。做的不好别笑话我!”
燕娘心里一动忙着谢了杨玉环:“奴婢何德何能,叫娘子做针线给我!”
“你在我身边服侍这些日子,尽心尽力,我可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妹妹一样呢。你闲了就进宫陪我说话。别等着我三催四请的你才来!”杨玉环笑嘻嘻的捏捏燕娘的脸。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和燕娘叙旧,笑着说:“娘子一片慈母之心,你们不要辜负了。你们也算是主仆重逢,想来有不少的话要说,娘子也还有不少的话要嘱咐十八的妻子。你们就在这里说话,朕和十八到外面走走。”说着李隆基站起来。李瑁忙着跟上。
站在清凉殿外的回廊上,看着已经被冰封的太『液』池,李隆基背着手:“户部的账目你看了。今年国库收入多少?”
李瑁听着李隆基的话心里明镜一般,这段日子皇帝叫自己到户部视事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年国库的收入竟然减少的厉害。但是这些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即便是有些水旱灾害,可是也都是局域行的。不会影响到全国的财政收入啊。
“今年收入国库的是一千九百三十二万贯,已经入库了。”李瑁立刻报出来准确的数字。
“嗯,你觉得这个数字可足够明年一年朝廷使用的吗?听说你到户部把以前的账目都调阅出来,看了多少呢?”李隆基没和李瑁转圈子,直接问。
“儿子只看了前五年的账目,剩下的还没看完呢。五年前是三万九千万贯,后来逐年递减,上一年最低,不到两千万贯。”李瑁看一眼皇帝,李隆基背对着他,背影挺直纹丝不动。
“国库收入一年赶不上一年,你觉得是什么问题呢?”
“这都是因为地下的官员们层层盘剥,国家赋税一年赶不上一年,可是老百姓的日子却一年比一年艰难。现在国家那么多的边镇,要养兵,有了战事钱就像是水一样溜出去。国库里面以前积攒的那点钱迟早会被耗尽。那个时候有了大战事或者是严重的水旱灾害,朝廷可要犯难了。”李瑁的话叫李隆基转过身,他上下打量着李瑁,脸上有些惊讶。
“朕叫你到户部视事,就是叫你来整顿下。这些年那些东西滥用朕的信任。你可有信心重新整顿吏治?”李隆基盯着李瑁,眼光犀利,叫他无处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