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秀才(5)(1 / 2)
“发榜了,王兄你还不过去看看?”林百瑞一边急吼吼地进来拎起包裹,然后往外面冲。
“拿什么这么着急?”姜桓微微一笑,扬了扬手里的书卷。
林百瑞喘着气:“忘记拿考引,话说王兄你真的不急?”
姜桓摇摇头,答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有什么好急的,林兄不如多看看这四书五卷。”
话虽这样说,可在家里姜桓不知道卜了多少挂,都耗费过度显得有些病怏怏的,闹得宋伯以为自己旧病复发了。
这次科举,有惊无险,结果是大吉。
林百瑞吐了吐舌头:“我可没有王兄你这般心境,要是没中,我爹非打死我不可。”说完倒马上就走了,看那急匆匆的模样,不似个之前胖子那样笨拙了。
姜桓哑然失笑,中秀才哪有这么简单,要是没中就得被打死,那还不每考一次,就死上一堆?
怕是西江县的马蹄湖,都装不下这么多人。
不过随着放榜一刻,注定大部分人是要失望了,大部分人还是要沦为过客。
三千两百余名童生,只录一百五十五名生员,二十名佾舞生。
所谓佾舞生,又称佾生,就是孔祭时充任乐舞的童生。
县学府学文庙里都有三十六名佾舞生,在孔祭表演跳六佾之舞,就是丁祭佾舞。
或许有人说不就是个跳舞的吗?值得童生这么拼吗?
佾生不止是解决童生出路一个途径。
佾生在民间有半个秀才之说,选入佾生也是祖宗颜面有光的事。
不过,童生想选入佾生,不仅长得要俊俏,还必须托关系才行。
这和姜桓关系不大,摇了摇头,继续看书。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喧闹,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还有不少鞭炮的声音,县学书院有人中了?
姜桓微微一笑,倒是对这一个月的同窗同学好感不错,也是衷心希望同学能中。
只是敲鼓声音越来越近,姜桓还来不及反应,就有小厮推门进来,满脸喜色高喊:“院试第一,西江县王崇德,恭喜相公老爷!”
书院原本这时间没什么人,可一听有人拿了院试第一,这会儿都蜂蛹围了过来。
虽然姜桓早有预料,可能得第一还是让他惊喜不已,这以后,自己就算是“相公老爷”,就是和县令老爷,那也算地位相近。
原本明清时代,院试考试森严,评卷都要交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
第一场录取人数,为当取秀才名额之一倍,用圆圈揭晓,写坐号,不写姓名,称之「草案」。
第二场覆试后,拆弥封,写姓名,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
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毫无疑问,姜桓考了第一,就是东益州三千学子中考最高的人,这是铁板钉钉要去禀生学了。
众人恭喜,姜桓自然也得有所表示,这时按规矩,得给报信小厮赏钱,姜桓家不算富裕人尽皆知,因此这给少一些大家都可以理解。
“大家都静静,咱们听听相公老爷得了第一,想说些啥?”那小厮虽然得到赏钱不多,可还是尽力捧着姜桓,此时一脸邀功的模样看向姜桓,意思很明显,相公老爷你看我给力吧?
姜桓苦笑着摇了摇头,刚打算随便说点什么糊弄糊弄得了,林百瑞这时又回来了:“王兄不厚道啊,竟瞒着咱们偷偷得了第一,大家说咱们能放过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