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野利向真(二)(1 / 2)
野利向真正欲大声说好,回到俘虏营,最多被人打一顿,以他的手段和关系,还不至于送了命。总比跟汉人一起守关城要好得多吧。却又见张辽笑眯眯的道:“不过有件事,还是要先告诉你。追在我身后的,可不是你们鲜卑人,而是东羌人。”
野利向真听完之后,顿时不说话了。鲜卑在檀石槐手里达到鼎盛,为了统治这空前广大的疆域,檀石槐学匈奴人,把这万里疆域划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东接夫馀、濊貊这一块为东部,若有二十余邑;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若有十余邑;从上谷以西直至敦煌,西接乌孙为西部,若有二十余邑。各设大帅、头领以控制各部。而这些大帅、大人,又全听檀石槐的号令。
只是现在檀石槐死了,王庭那边为了单于之位争个不休,鲜卑三部也就各行其事了。西部鲜卑和东羌人为了抢地盘,不知道打过多少回了。说血海深仇,那是一点也不为过。胡人落在汉人手里,还能当个俘虏活命。可胡人要是落在胡人手里了,嘿嘿嘿,青壮、老弱全杀了,妇人孩子抢回去。这才是草原种族的作风。
野利向真听说追来的是东羌人,顿时就不吭声了。他知道,要是东羌人打进来了,关内的俘虏搞不好一个也活不了。既然这样,还不如跟着汉人一起拼了呢。汉人敢千里袭关,难道就没点后手?
如果左右是个死的话,野利向真宁可死在与东羌人拼斗的刀下,也不愿躲在俘虏营中任人宰割。一念至此,野利向真就跪了下来:“将军,小人既然入了汉营,做了汉军,就愿与将军一道并肩杀敌,便是死了又有何妨。”还想再说几句好听的话来一表心迹,只可惜书读得少,水平不高。搜肠刮肚想了许久,却是再也想不出来了。
张辽听了,便看着野利向真道:“你是个聪明人。我也不瞒你。我家将军亲统大军正在来援的路上。只要我们守住了高阙关,不管来多少东羌人,他们都得死。你先下去休息吧。”
野利向真听说援军就在路上,精神不禁又是一振。辞别张辽之后,却是在路上琢磨开了。援军在东羌人的身后,不过以自己的了解,东羌人肯定是比汉军要快的。因为东羌人马多,汉人马少。要汉军有那么多骑兵,这会又怎么会只来将军这么两千骑?
既然这样,那么重点就是如何在汉军援兵赶来之前守住高阙关。不然的话,关城一破,自己还是得死。
为了自家的小命,野利向真使劲的想着办法,把本就黑红的脸蛋憋得更红了。等走到汉军为他准备的住所时,野利向真还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
野利家在日律推演部,也算得上人多势众,这也是野利向真和都尉之子不对付还能活蹦乱跳活到现在的原因之一。虽然野利向真不是家里最受宠的那个,但他做事能力却很是不错。除了平日里喜欢说些不着调的玩笑话外,在部落里也还算是有几分名气。
这回,野利向真被逼得无路可走了,汉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杀的杀,抓的抓。本来野利向真都已经卖“友”求荣,以保自身了。谁曾想张辽又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汉军身后,无数东羌控弦滚滚而来。
这下是真的没办法了,野利向真想着左右是个死,索性还不如豁出去帮汉军守关城。要是真守住了高阙关,这岂不是大功一件?保住了自己不说,也保住了族人。还有了晋身之阶。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越想越激动,于是野利向真就向左近的汉军提出申请,说要去俘虏营看望自己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