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太妃(2 / 2)
此时康太妃端坐在咸安宫,由玄宗皇帝陪着说话。
“不管太妃您是否在意,都是朕的一片心意,况且您对朕和母后有援手之恩,朕不会忘记”,百里丰旻面上一片温和的搭话,在康太妃面前倒真卸下了几分架子。
康太妃和仙去的太后之间的牵扯,还要追溯到二十五年前…那时的良贵妃(皇帝生母,已故太后)还只是一个贵嫔身份,和时位从一品的康妃简直是云泥之别,正是在这时她被奸人所害,先皇更是差点因此将百里丰旻贬黜至穷僻之地,幸得康妃袒护才让良贵妃洗刷冤屈,有了后来的地位。
戚荣语任由清欢为她轻轻梳着头,又挑了一件素净的头饰让清桃为她搭配,“这么说,康太妃当年对皇上母子有恩,所以皇上对她才会格外上心”。
“尚衣监的老嬷嬷是这么说的,毕竟是皇上登基以后唯一一位被接回宫的太妃,看这情形,想来老嬷嬷说的不会错”
清桃挑好同色系一整套宫装,在一旁等候清欢为戚荣语戴好最后一支珠玉宝钗,她便可伺候主子穿衣了。
康太妃回宫第二日,以韩淑妃为首的诸妃皆在卯时三刻来到咸安宫请安。
这是戚荣语第一次细致打量康太妃,只见座上首一位打扮端庄贵气的知命之年妇人眼眸含笑的注视着她们,声音沉稳有力的开口,“你们有心了,还能来看望哀家这把老骨头”。
“您说哪儿的话,能来咸安宫陪您解解闷是臣妾们的福气”,闫聿妃抢先韩淑妃一步搭话。
“这是聿妃吧,哀家记得在东宫时还见过你”,康太妃同样笑眯眯应着,顺便问起她儿子,“二皇子几个月了,下回也抱来给哀家这个老婆子瞧一瞧”。
“傅儿已经八个月大了,只要您不嫌弃这孩子闹腾,下回妾一定带他来陪您”
闫聿妃向来是最会讨机灵的,她言语间对康太妃的谄媚任是马婕妤这样蠢笨的人也都听明白了。
“太妃可不能厚此薄彼,二公主三公主还有恪王也都等着在您膝下承欢呢”,韩淑妃接上闫聿妃的话,轻快说道。
“好好,你们都是孝顺的孩子”,如康太妃这样从后宫杀出来的人,又怎会不懂她们的暗自较劲,只是不偏不倚的回道。
漱汾在康太妃身边伺候,眼神在座下妃嫔中转了一圈,待望见那抹碧色身影时,她附在康太妃耳边细声嘀咕几句。
康太妃朝她所说的位置多看了几眼,说道,“蕙昭仪走上前给哀家瞧瞧”。
戚荣语闻言,带着疑惑翩然起身,缓步走到殿中央,“妾昭仪戚氏拜见康太妃,太妃娘娘万安”。
康太妃眼神愈发柔和,瞧着戚荣语一身不骄不躁的姿态,心下不禁对她更满意几分。
“前几日恪王周岁宴,哀家未来得及参加,既然你今日来了咸安宫,哀家这有一物要赠与恪王,你便代他收下吧”
漱汾心领神会的奉上那只精致小巧的匣子,她直接送去了清欢手中,既没说是何物亦不在众人面前打开展示,这让余下的妃嫔更是好奇。
康太妃毕竟是上了年纪的,和她们只说了不到两刻钟的话便神色倦怠,韩淑妃见势,只得带着后妃们告安回宫。
才出了咸安宫,就碰见在自己前头出门的闫聿妃,戚荣语将欲上轿撵,便被她叫住。
“蕙昭仪,也不知你怎么养儿子的,不但连皇上夸赞恪王,现下连康太妃都对你高看两眼,本宫好生羡慕啊”
戚荣语望着她那张似笑非笑的面孔,亦陪她打上了太极,“临儿活泼,二皇子稳重,皇上和太妃看中与否全凭个人喜好,怎么会是妾能左右的呢”。
闫聿妃在心里冷笑一声,合着她这意思是恪王的性格更讨喜?
“稳重一点也不是坏事,至少日后进了弘文馆(皇子们上学的地方)也能静下心来谈学问。倒是恪王,这样欢脱的性子,会让皇上头疼的,蕙昭仪还是多管教管教的好”
戚荣语依旧是假笑着回道,“索性妾才是临儿生母,这些事不敢劳烦聿妃娘娘您操心,往后的日子长着呢,替儿女谋划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妾还有许多宫务要处理,先告辞了”。
说罢,戚荣语也不管闫聿妃铁青的脸色,扶着清欢手臂,自顾登上轿撵离开。
闫聿妃抬起纤长的睫羽,冷冷勾唇一笑,蕙昭仪,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