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大发明家(1 / 2)
第二百三十五章大发明家
渭河两岸土壤肥沃,良田近五万顷,河道中的淤泥比农家肥还好使。
古代一顷等于十亩地,五万顷就是五十万亩。
城中百姓缺的不是良田,不是人力,而是水。
只要有水,庄稼就能丰收,百姓就能填饱肚子!
刘辨看着自行运转的水车,兴奋程度一点都不比百姓们低。
天气炎热,无法种植小麦和高粱,却很适合补种耐旱的豆类作物。
绿豆、红豆生长周期短,三四个月就能收获,现在补种,严冬到来前,百姓们就能吃上热腾腾的豆饭!
陈群赤着双脚,从田野间朝刘辨跑了过来。
粘在脚底的泥水,没跑两步就被干燥的地面吸得一干二净。
清凉感转瞬不见,灼烫的感觉随之而来。
硬邦邦的地面,散发着滚滚热气,烫的他痛呼出声。
“主公,事不宜迟,我马上派人从凉州弄来红豆!”
司马微站在刘辨身旁,不停用草帽扇着热风,呵呵笑道:“我和弟子们从凉州来的时候,带来了一船种子,现在就可以分发给百姓。”
刘辨束手为礼,朝司马微感激道:“水镜先生思虑周全,我替长安百姓在此谢过!”
司马微慌忙侧过身子,避开了刘辨行礼的方向:“大都督,老朽不过是山野之人,愧不敢当。”
“工科学子能设计出如此精巧的水车,全靠您的新学。如果没有您的新学,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成才。”
刘辨道:“水镜先生太自谦了,明日我一定奏报朝廷,为你和工科学子请功。”
司马微听到刘辨的话为难道:“大都督,您替工科学子请功,老朽感激不尽。只是老朽自在惯了,只愿做个普通人,希望您能成全。”
“既然水镜先生拒绝封赏,我就不强求了。”刘辨摇头一叹,以司马微的才学,他想要封侯拜相轻而易举。
奈何这老头只想过安生日子,没有任何做官的想法。
为了防止他逃进深山老林做隐士,刘辨也不敢强加劝说。
试验成功后,数百名工匠连夜赶造风力水车,日夜不息。
分到红豆种子的百姓,期盼着河水快点流进自家田里,随时准备带着一家老小下地干活。
十天过后,渭河两岸的农田中,就出现了油亮的绿意。
一排排豆苗,破土而出,生机勃勃。
生活有了盼头的百姓,脸上带着笑意,每天都会来田野间溜达两圈。
家里的田地位置不好,远离渭河的百姓,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
庄稼枯黄一片,叶杆一碰就断,干裂的纹路布满了大地。
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人用木桶提着河水,湿润了一下地面,然后种下去了红豆。
谁知豆苗刚长出来,不到三天就枯死了。
朴实的百姓,望着田间地头,默默流泪。
刘辨听到此事后,在书房凭借脑海中的记忆,画出一张草图。
图纸上的东西看起来像是阿拉伯数字“6”,似乎……还有点像蜗牛的硬壳。
总而言之,他自己是明白了。
细节、原理之类的,只有他亲自解释,别人才能明白。
毕竟他画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