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1 / 2)
大秦时代打仗,讲究三军未动,粮草必须先行,可见粮草的重要性!要知道粮食是一个帝国军队能否打赢胜仗最为基本的要求,即使智者战略再牛,士气再强盛,没有粮草的话,这一切都是免谈。因此,很多战争早已可以证明,敌人即使不动用一兵一卒,照样可以把城内的人活活消磨饿死!
王翦作为将领,非常清楚知道,帝国粮食充盈,将是多么强大!
这时,
王翦微微转头,看向江源之时,激动说道:“江先生……多谢江先生!本将代大秦百姓多……”
不待王翦激动说完,江源连忙出声阻止,尼玛,这家伙又准备拜谢,要拜别当着秦王面前呀!
江源轻飘云淡,说道:“王将军您言重!这些都是小事。”
“不不不。”
王翦认真说道:“江先生有所不知,单单您一个人种植培育量产,就足以胜过一个城池百姓的种植了!”
江源说淡淡笑了笑,知道王翦并非言过其实。《管子·轻重甲》有过记载,春秋时代的稻谷产量:“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
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百姓人家,一户一年的耕种有100亩地,总守成不超过20锺。春秋战国田亩其实很小,三亩半相当于现在的一亩。管子说的百亩实际上只有30亩而已。“锺”是容量单位,可容130公升,能装稻谷80公斤,20锺即1600公斤。
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一户百姓人家一年收成1600斤。但是,现实却是,战乱纷争,百姓流离,农业凋敝,其恶果开始显现!
有文书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这直接导致出现,“关中大饥,米斛万钱”各地连年饥荒,物资奇缺,奸商囤积,导致粮价比以前暴涨十倍,甚至二十倍!
因此,可以得出,若是食物量产很好,连连如此丰收,又怎么会出现这般乱象?
王翦语气沉重,朗声说道:“江先生,你不仅仅是救了大秦,更是救了大秦无数惨受挨饿饥荒的百姓!”
秦王嬴政脸色肃然,看着江源说道:“朕,代大秦千万子民多谢先生!”
秦王拜谢,众人自然不敢犹豫。
于是,
有扛着包袱、有割着水稻,有树上摘果子,有土里挖红薯……一个个连忙放下手头忙活,带着盈盈灼灼的殷切目光,看着江源非常激动说道:“多谢先生!!!”
声势宏大,响彻云霄!
气势磅礴,威武雄壮!
江源眉头一跳,佯装受宠若惊,
他连忙还礼秦王,笑着说道:“陛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陛下愿意收留在下待在大秦,如此大恩草民实在惶恐。唯有这一点点种植技术,若是能够解决陛下之大秦一点点小问题,草民这心里边也就稍稍舒坦一些。
陛下乃是大秦的衣食父母,整个大秦百姓,若是知晓陛下为了大秦,御驾亲征,来到此岛,获得这般多粮食,定是对陛下赞叹有加!深得百姓爱戴!”
江源这些话语,可谓说到点上,直接令秦王捧腹大笑,笑得好不畅快!
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此次秦王南海御驾亲征,主要目的寻得长生不老,因此遭受海难来到荒岛,从未结识江源先生,秦王善于纳谏,重用人才,善用人才,发现先生乃是大才,自然希望为大秦所用!
然而,江源这番话语,看似有些拗口,实则捧到秦王心上,此次秦王来到南海,乃是瞒着文武百官,若被百姓知晓的话,只会落下一些不好言语。
现在,江源却是直接当着两千亲兵,帮秦王大声解释说道,陛下此次南海亲征,乃是为了大秦百姓,若不是陛下来到南海的话,又如何能够解决大秦百姓的饥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