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长乐宫里(1 / 2)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太后想多了,臣妾告辞!”,漫雪豁然起身,扭头道,这次她在太后面前称自己是臣妾,不是漫雪。是在告诉太后,她不是过去的杜漫雪,今非昔比,现在的她开始向太后反击!
没有什么是钱办不到的,漫雪早就让不动声色的让婢女小云收买了慈宁宫的奴才,掌握着太后的一举一动。这次漫雪亲自来慈宁宫试试水,搅一搅。
自漫雪从慈宁宫踏出来时,皇后的奴才瞧见了,漫雪故意大声道:“本宫回来这么久,还没有拜见皇后娘娘,真不应该,应该往长乐宫走一遭!”
接着立刻摆驾去往东宫,往长乐宫方向奔来!皇后的奴才听了,拔腿就跑,跑着去跟皇后报信!漫雪跟小云在后面笑出声。
小云还跟漫雪说:“太后跟皇后的关系一直很好,没有发生过冲突。”
漫雪道:“皇后贤惠,跟谁的关系都好,也没有跟皇上或者其他的嫔妃发生过冲突!都是笑呵呵的,看着待谁都友善,这样的女人最可怕!”,漫雪很不屑的,边走边讲,一会功夫,就到了长乐宫殿外!
漫雪驻足于此,望着这座气派恢弘又雄伟的长乐宫!可以说是现在三个国家最气派,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砖一瓦都彰显着尊贵的威严。
震慑后宫,位居中央,母仪天下!
漫雪最初在晋国的后宫,并不关心皇后住的宫殿,请过一次安也是匆匆忙忙,之后也没有来拜见过,以为皇后与世无争,温柔贤惠。今日踏进长乐宫,细细打量,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很愚蠢!
长乐,是;长久欢乐,永不结束。可以追溯到——汉代长乐古瓦上有“长乐未央”四字。
长乐未央瓦当,更是中国传统吉祥语,若依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则另有一说:“长乐”的乐,最早出自周公旦“制礼作乐”的乐。“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记长乐未央·乐记》中记载,“乐”的本质是“和”,天代表天子,地代表诸侯。
《乐记》又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周公以礼乐文明把当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虞、夏、商、周各族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礼乐”是西周一种亲和力的治国方式,以“礼”来区别诸侯等级,以“乐”的亲和力来落实“礼”的等级秩序制度。礼是下对上应遵从的规范,较刚;乐是上对下的亲和力,较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长乐”的意思是:国君以亲和力善待臣民,国得以永续。
西汉宫殿是汉帝国的统治中心,高祖刘邦以”长乐”为宫名,体现了帝王自我激励的”君与臣民长和”的愿望。
秦的兴乐宫亦如此,意思是:天子以亲和力治国,国得以昌隆。若把“长乐”解读为“永远快乐”的愿望。
如今轩辕景把皇后的宫殿取名叫长乐宫,意义非凡,可见这位赵皇后在轩辕景心中的分量与地位是不可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