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资产重组(1 / 2)
1991年底,国营企业改革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不改,企业无法继续经营,没有营业收入,没有利润,发不出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工资。
与其等死,不如自谋出路。在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每个长期亏损的中小型国营企业,都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制。
市土产日杂公司最终形成的改制方案,是出售所有的资产,向社会保障局交纳一笔钱,将退休的50多名职工的工资,剥离到社保局发放;剩下的钱,按工年龄和职务计算标准,用于安置在职职工。
对于市土产日杂公司出售的资产,内部职工有优先金购买权。土产日杂公司最好的资产,就是在顺庆街上的六间门市。
黄大勇是土产日杂公司的退休职工,黄英雄顶了父亲的班,在土产日杂公司上班,有十年的工龄。黄家面临改革的人,是两个。
黄英雄媳妇看上了土产日杂公司在顺庆街上的门市,想买两间来开商店。但他两口子,没有一分钱。
土产日杂公司的领导决定,顺庆街上的门市,内部职工价,每间8万元钱。黄英雄媳妇让黄英雄向妹妹黄英姿借钱。
黄英姿对自己的两个嫂子,非常有意见。前几年,黄英姿从深圳往成都倒腾服装,非常赚钱。她让两个嫂子跟她一起倒腾。两个嫂子嫌这活又累又脏,不愿意干。
现在大哥黄英雄向她借钱买门市,而且一买就是两间,黄英姿坚决不同意借钱。
大家都知道,黄英姿有钱。因为胡志强跟她离婚时,什么都没有要,所有资产都给了她。她开服装门市,又赚到不少钱。
黄英雄家住在土产日杂公司的房改房里,房子面积不大,非常老旧。黄英雄借不到钱,他媳妇就找各种理由跟他吵架,甚至要跟他离婚。
黄大勇夫妻实在看不下去,他们来求黄英姿,让他借钱给大儿子家买房子。
黄英姿就是经营门市起家的,她深知开店得有自己的房子的道理,否则赚到的钱,大部分要缴房租。而且黄英姿意识到,买下这两间门面,就是不经营,租给别人,也能养活一个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家和万事兴”。虽然每个家庭的成员构成都差不多,但日子却过得家家户户都不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黄英姿自己的日子好过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哥哥一辈子受穷。
在嫂子和父母的压力下,黄英姿同意借给大哥18万元。但她有条件,就是要哥嫂子团结和睦,好好孝敬父母,好好抚养孩子,不许打牌赌博。
这样黄英雄夫妻答应了妹妹的要求,给妹妹写了18万元的借条。他们拿了钱,买下了顺庆街上的两间门面。
黄英雄也不去胡志强的饮料厂上班了,他准备和媳妇一起,开一个面馆。
市土产日杂公司把包括顺庆街上的六间门市在内的所有20间门面房全部出售,卖得125万元钱,把其中的96万元,交到社保局,从此后,黄大勇等50余名退休职工按月从社保局领取退休工资。
接下来,市土产日杂公司要卖掉厂房,所得的资金,用来安置100多名在职职工。市土产日杂公司的厂房,房屋非常破烂。买过来不能居住人,也没有其他合适的用途。但是,厂房占地面积将近13亩。
胡志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专门让黄英雄带他到厂房里现场察看。他想把厂房买下来。
黄英雄对胡志强说:“这个厂房你千万别买。基本上是危房,一到雨季,房屋都哗哗往下漏水,要是墙垮塌了,把人打着,那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