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小团圆(2 / 2)
胡志强和杨如玉协商后,认为政府如果要增加财政税收,可以鼓励群众开山挖矿。
他们把这个想法向马书记、林乡长作了汇报。马书记、林乡长认为,这个举措可行。
紧接着,柳林坝乡出台一项特殊政策,积极鼓励群众开山挖矿,谁开发,谁所有。挖出来的矿石,由政府定价,统一由团山铁矿收购,然后再卖给钢厂。
一望无际、雄伟陡峭的大山,资源就是利润,不安份的投机者开始行动起来。
在柳林坝集市上补皮靴的陆皮匠,是南充人,他邀约一个有钱同乡来,投资了十万元,在白水沟打一条500米探矿洞。
钱用光了,矿一块不见,俩人起了矛盾。陆皮匠请人将同乡打得鼻青脸肿后赶走。他一咬牙,将省吃俭用节约下的一万多元再投进去,又打了三十米,结果发现矿石了,还是大矿体。
他那同乡不甘心,要来分股分。
胡志强接到报告,迅速穿衣起床,赶到现场。
人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胡志强想,要想持续有序发展,得平衡各方利益。
配矿站建成后,运转顺畅。柳林坝乡出台特殊政策鼓励群众开山挖矿后,全乡迅速掀起开矿热潮,乡外的许多资金被吸引进来,参与探矿。
群众开挖出来的“鸡窝矿”,找汽车运到团山铁矿来,混配后再销售给渡钢。这部分矿石,聚少成多,第一个月就有5000多吨。
生产正常了,胡志强不敢大意,他得把工作重心转到销售上。
生产再多,销售不出去,那也是白搭。
胡志强叫杨如玉备了些香米、几只鲜活的土鸡、几只本地火腿、几十斤绿豆,雇了车,亲自送到钢厂,看望于质检及几个过磅的老大姐。
胡志强和渡钢账务科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矿款也有了稳定的结算机制,一月一结,从不拖欠。
后来,于质检调整工作岗位,调走了。新来了一个了严质检负责团山铁矿的质量检测工作。
胡志强得到消息,赶紧过去拜访,严质检才三十多岁,年轻有为,是风月场中人,爱唱歌跳舞,比起于质检来,就难应付得多了。
为严把质量关,钢厂对质量检测机制进行了改革。
以前,钢厂的质检员每季度到各矿山,现场取样,检测结果就作为该矿山这一季度矿产品的质量成果。
现在,钢厂在季度现场检测的基础上,每天对矿山运到钢厂的矿石,进行抽样检测。
质检是一道生死关,必须要把握住,在最最关键的十月份,胡志强安排杨如玉专职住点,守在钢厂,全方位伺候这帮爷,保障质检这道关卡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