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若即若离(1 / 2)
苏玉婷听清楚了胡志强最后说的话。胡志强说,围巾是他织的。
这时,她母亲在楼下喊她。
两个年轻人匆匆告别。
苏玉婷转身回去,把照片拿给他母亲看。
母亲看到照片上的女儿雄姿英发,抱着步枪,跟苏家的军人家庭一脉相承,很是高兴。
母亲又看到女儿手上的围巾,她问女儿:“围巾?很漂亮嘛!”
苏玉婷对她母亲说:“妈,你猜,这是谁织的?”
谢芳菲说:“我猜是胡志华的妈妈织的。”
苏玉婷说:“是胡志强织的。”
谢芳菲非常惊讶地说:“胡志强织的?”
苏玉婷说:“胡志强这孩子其实挺能干的。”
谢芳菲想对女儿说点什么,但她并没有说。
晚上,终于下起了大雨,横行了一个多星期的秋老虎,终于走了,天气凉爽下来。
第二天清晨,空气湿润清新。胡志华背着他的小提琴,提着行礼箱,踌躇满志地踏上新的征程。
姥姥、周国顺和胡志强,都早早起来送胡志华。
胡志强与他哥胡志华拥抱告别,姥姥则叮嘱胡志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周国顺送儿子到火车北站,与苏玉婷汇合。
胡志华的母亲胡思敏,则在北京火车站迎接儿子的到来。
胡思敏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学习,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
胡思敏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她利用一切契机,为自己提能充电。
影视业这一行,跟其他行业,大不相同。
得有很强的人气,得有很大的号召力,得有宏大的构思,得有精深的艺术造诣。
胡思敏师从着名导演王林。王林导演拍摄了许多着名影片,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和胡思敏她们同期一起在北影厂进修学习的,有三十个人。这三十个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艺术气质。
歌舞剧和电影、电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唐山地震后,北影厂派出文艺工作队,支援灾区,慰问群众。
胡思敏报名参加了文艺工作队,灾区的所见所闻,让她非常感动,也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
北影厂是个大舞台,能承载所有人的光荣与梦想。有无数的人,都千方百计想当明星。
千百双手在你面前挥舞,人群被你深深的打动,你拥有了千百个热情的笑容,四周掌声如潮水一般的汹涌,你的人生感到无比的光荣。
胡思敏做梦都想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她想留在北影厂。
但胡思敏的这个梦想,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在锦江区,知道胡思敏名字的人,有几个,但不多。不论是导演或是演员,都得拿实力说话。没有成绩就没有实力。
没有实力,一切都是扯蛋。
自己的事,没有着落。但胡思敏在北京,却办成了儿子上清华大学的事。
因为清华大学的一个副校长,跟王林导演,是世交。
全国没有高考,大学的生源,全靠地方推荐。群众喜欢的,是又红又专的。
像胡志强这样品学皆优的孩子,学校最喜欢。
儿子上大学的事有了着落,胡思敏到北京的一个目的,就实现了。
而另一个目标,似乎是实现不了啦。
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像《乱世佳人》《罗马假日》。
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体现导演的艺术风格和性格,更是体现导演看待事物的价值观。像《小城之春》《马路天使》。
北影厂,需要的是电影导演。而胡思敏,目前只是歌舞剧、话剧导演。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