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墨尔根代青:多尔衮(2 / 2)
“你现在对于它有多不屑。”杨齐拍了拍他说道:“到时候就有多喜欢!”
“是吗?”王三寿现在是杨齐手底下为数不多的上过战场的老兵了,之所以杨齐到现在都没有放开手脚让这些基层部队各自为战,主要原因还是新兵居多,要都是像魏大勇、王源、崔家成他们那样的将领,杨齐早就把他们都撒出去,相信不出一个月,后金部队就会全线撤军,可如今,这仗怕有的打了。
“通知张家湾的几个部队,如果后金攻势太猛,就撤退,返回郭县,香河那边要坚守阵地!”杨齐说道:“三寿!”
“到!”王三寿说道。
“你辛苦些,部队换装完毕抓紧赶到石头山,准备接应从张家湾撤下来的部队。”杨齐命令道:“你这次出战,带上五十门迫击炮。”
“是!”王三寿对于带上五十门迫击炮,颇为不屑,为了指导各部队,炮兵团特意下派了数十人组成的教练队,入驻各部队,亲临指导使用,对于迫击炮的推广使用,杨齐还是很上心的,毕竟这东西小,不论是制造,还是使用都非常的方便,数量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杀伤力还是很客观的,在杨齐的规划下,今后要逐渐淘汰迅雷炮,迅雷炮更适合野战使用,属于野战炮,迫击炮的灵活使用,推广开来就可以淘汰迅雷炮,而大将军炮,野战颇显笨重,但攻城却是其优点所在,更大的口径,以及装药量,可以撕开城墙的厚砖重门,是部队攻城拔寨必不可少的武器装备。
张家湾的部队都是新军,这次的战斗表现还不错,但胜在突然袭击,当面对后金铁骑集团化的冲击下,不知道是否守得住,他可不希望自己训练出来的部队,还没成长起来就都打没了,所以打不过就撤退,保留有生作战力量,都写入了各级军官手册当中,当然了,重要的战略目标,上级领导已经批示过的,必须“死守”,那你丢掉阵地,就等于丢掉性命,而且还会连累其他兄弟部队,这是要执行军法的。
而重新夺回张家湾控制权这个作战任务,就交到了多尔衮、多铎的手里,上次跟杨齐交手的八旗骑兵,就是多尔衮正白旗的部下,这是正白旗攻入关内之后最大的伤亡战斗,遭遇的不过是大明数百将士,就令自己折损了一个牛录的作战力量,要知道,一个牛录都可以攻占一个县城了。
所以对于最近大明军队的这些军事动作来看,很有可能交手的还是那个大明的将领,多尔衮为人相当机敏,所以这次他把后金为数不多的火炮带走了一半,足有上百门之多,他是后金年轻将领当中的楷模,大家也都很尊敬他,在后金大家都叫他为“墨尔根代青”,也正是因为年轻,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他的部队也跟他一样并不抵触火器的使用与推广,只是八旗子弟对于火器的使用不介意,但并不代表自己就一定要使用,八旗子弟还是很看重骑马与射箭的,所以多尔衮的旗下,拥有一支专门使用火器的部队,只是他们的主要作战武器还是火炮,对于火铳来说,大家都不约而同的“不太使用”,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这些火铳都是明朝工部制造的,质量不过关,不知道哪一枪就会炸膛,所以他们都只是背着火铳,然后带着红夷大炮满地跑。
八旗士兵都跟他们叫“烧火棍部队”,这次跟随多尔衮出战的,除了正白、镶白二旗之外,还有蒙古右翼(蒙古八旗的前身),烧火棍部队(汉人组成的火器部队)以及完全由包衣阿哈组成的部队,“包衣”在满语里面是“家的”意思,“阿哈”则是“奴仆”的意思,包衣阿哈组成的部队,也就是汉军旗的前身,完全由沦陷区的汉族百姓组成,也有投降的明军在内。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