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整天板着一张脸(2 / 2)
“谢谢你。”第一次,季秋如此郑重的,由衷的对方天朗说谢谢。
“哈哈,你竟然还会说谢谢,我这得你一句感谢还真是不容易啊。”方天朗闻言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还以为你只会跟我吵嘴呢。”
姐姐季冬见此只是轻笑了一下便主动离开了,将空间留给了方天朗跟妹妹。
而季秋酝酿了半天的情绪,在方天朗的哈哈声中被打的一干二净,季秋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心情很好的没有去跟他计较。
“是,谢谢你。”季秋伸手接起一捧冰凉的泉水,然后缓缓的打开双掌,任由泉水从指尖滑落在地,无论怎么说,这件事情全靠着他才能完成的。
“你该谢我的多了去了,不知指的是哪一件?”方天朗在她的身侧,看着她长长的睫毛像是蝴蝶一般在脸上忽闪着翅膀,竟是那么的动人,不由看得痴了。
“好吧,谢谢你为我家所做的一切。”季秋很没形象的翻了个白眼,笑道。
“那我为你做的呢?”方天朗逼近她,让她直视自己的双眼。
“咳咳。”季秋被他突如其来的的一问吓了一跳,眨巴了下大大的眼睛,见两人靠的实在太近,有些尴尬的轻咳两声,“那个....我去帮阿姐准备吃食。”
方天朗看着逃也似的季秋,唇角微勾,总有一天,他会让她正视自己的感情的。
竹管子只接到了季秋家厨房的位置,这也是季秋的意思,原本她是想要弄上一个水龙头开关的,不过很显然这地方压根就没有,而且那山泉水原本就是不停歇的一直往外流,季秋就是想要节约用水也是不大可能的。
看着院子里没过多久就变得湿哒哒的,季秋又开始犯愁了,后来还是老爹的话提醒了她,这底下得放个大水缸接水,不然这水一直往院子里灌也不是个事啊。
季秋想了想干脆让老爹在竹管下面做了一个大型的水缸,然后旁边的地上还弄了个小平台,专门用来洗菜啥的,水缸的底部弄了一个小孔,平时用东西塞住,水满了就打开塞子放水出来。
而在水缸的下面,挖了一条通往小池子的水渠,后来为了能万无一失,又将池子与院子外面也给捣了个通道,这些说起来简单,可是实施起来却遇到了不少的麻烦,首先就是大水缸,水管一直出水下面也弄不了水缸,只能撤了几根竹管,先不让水进来。
然后再砌水缸,这水是用来喝的,水缸自然还是用水泥弄比较好,好在水缸不大,老爹自己用砖砌了一天也就砌起来了,然后就是抹水泥,里里外外都用水泥给抹平了,然后又按照季秋的要求弄了一个洗衣台,就只等水泥干了之后再放水进院子。
在等水泥干的时候刚好挖两个池子间的水渠,这个所谓的水渠也就是象征性的挖了一下,能过水就行了,也不用管其他的。
但是在挖水池与院外相连的通道时,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的,因为季秋家这院子除了大门口,其他地方都没有留门,总不能让水从大门口排吧,于是就只能选择西跨院与大门之间的那个房间过,但是又不能让房间进水,这通道就不太好挖了,后来还是老爹又去找了趟程瓦匠,这个问题才算是解决了。
直到第三日季秋家的自来水才正式接进了院子,看着泉水源源不断的进入水缸,然后通过水缸进入池子,一家人都高兴不已,这泉水虽然不大,但是架不住一直流啊。
也就是几天的功夫,水池基本上就接满了,从水池边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缺口,漫出来的水又通过管道流到了院子外面的大水渠里,缓缓的流进了水库。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立秋之后的甘沛县雨水变得多了起来,有了水渠与水库,今年的无名村倒是比往年要好过不少,至少地里的玉米
得以保存的比往年要多了不少。
无名村相对于其他的村子都要晚建一些,这里的村民也不像其他村子集中,更不像季家庄,李家村那样整个村里人都是一个大姓,都是本族人,这里的村民大多都是像季山家这样,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后期搬过来的。
刘大顺家算是最早一批搬来无名村的人家,据说其爷爷那时候就定居在这里了,可是前两日,他家早年就嫁出去的妹妹竟然又回来了,据说是丈夫上山打猎时不小心坠崖死了。
而她虽嫁过去好几年了,却一直一无所出,这夫家一死,她就被夫家认为是克夫命,更是以她七年无所出的理由被撵回了无名村,成了名符其实的刘寡妇。
一时之间,原本平静的无名村变得不再平静,刘寡妇的归来也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此时的季家大院里,姐姐季冬也在跟季秋说着刘寡妇的事情。
“哎,想当年秀云婶子也是顶好的人,长得也水灵,你说咋就这么命苦呢?”姐姐季冬一边搓洗着手里的衣服,一边摇头叹息着。
刘秀云,是刘寡妇当年的闺名,季秋对这个人印象不深,只是大体有那么些模糊的印象。
“这种事情也不是她能够决定的,只不过那边的人也着实过分了些。”
季秋听得也是唏嘘不已,不过她向来不是太过关心别人家的家事,除了感叹一声,为刘寡妇感到不值之外,便也就没放在心上了。
“谁说不是呢,好歹她也在夫家勤勤恳恳了好几年,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怎么能就这么将人给撵回娘家呢。”季冬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今后秀云婶子的日子怕是不更好过了。”
“这有什么,回了娘家之后还不是照样的过日子。”季秋却是不以为意,“难道离了男人还不能活了?”
“哎,她大哥倒是还好,可是她那嫂子简直就是个泼妇,又爱钱如命,他大哥又是个怕婆娘的,今后她这日子有的熬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