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曹植的利弊权衡(2 / 2)
“派永昌王去江夏,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离开了洛阳城,陛下可以借此机会将洛阳城的官员们好生整顿一番,待永昌王返回洛阳城时,那时的洛阳城,就再也不是他能够撼动的了;其二,陛下也可以找个理由,就此让永昌王常年居住在江夏城,也算是一种暗地里的放逐。”
不得不说,曹植的说法让刘协有些心动,刘协自然也知道,自己亲自去江夏城,就是将自己和刘菜之间的这场博弈,放在了落于下风的位置上。
但想到李清雪,想到在战场之上,随时都有性命之忧的她,刘协还是没变法改变自己已经决定的事情。
“若是将永昌王留在洛阳城,陛下可以更为方便的看着永昌王的一举一动,洛阳城这边的恩科,自然是陛下亲自主持,江夏城那边的,永昌王也无法进行干预。”
曹植说的这些,句句都没有错,刘协也能够看得出其中的利弊关系,但却不足以让他改变想法。
说完了自己的看法,曹植见刘协并没有采纳的意思,就已经知道这次陛下是一定要去江夏城无疑,虽然曹植猜不出陛下必须要去江夏城的原因,但既然如此,他就要想办法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略微思索后,曹植再次朝刘协躬身开口说道:
“若是陛下一定要去江夏城,臣请陛下不要大张旗鼓地出发,而是做出一种陛下仍在洛阳城的假象,可以使借故龙体欠安,这样能够让永昌王有所忌惮,而陛下最好也要在走之前,将洛阳城及洛阳城周围的军队防务做一番部署,防止陛下不在洛阳城时,洛阳城出现兵变。”
刘协欣赏曹植,就在于曹植的这一点,他能够准确的抓住自己的心,以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即便刘协做出的是错误的决定,曹植也能够拿出将错误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对应办法。
“子建,你既然说到了兵变,那不如继续说说,若是真发生了兵变,朕又该如何应对?”
刘协之所以这么问,并不是因为他认为有可能发生兵变这样的情况,而是看看曹植的反应。
曹植听刘协这样问,并没有思考太久,就直接开口回答道:
“依臣之见,若是真发生了兵变,陛下也大可不必担心,洛阳城及周边的兵力部署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函谷关一带,只要掌控函谷关的韩信将军听命于陛下,陛下就可以随时挥军将洛阳城重新夺回来。”
曹植说的没错,但他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函谷关,也已经不在刘协的掌握之中了。
“那若是函谷关也丢了呢?”
听刘协这般问,曹植先是一愣,接着便睁大了眼睛,仿佛听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一般,刘协知道,只要自己问出这句话,曹植的心中应该能够猜出一二。
良久后,曹植开口道:
“若是函谷关也丢了,陛下一样还是占据着优势,只不过想要在短时间之内重新稳定天下的局势,就将有些困难,天下恐怕也要战火重燃。”
说到这,曹植的脸上明显出现了一丝不忍,当年曹操与刘协对战的时候,境下的百姓苦不堪言,曹植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若是可能,他真的不希望百姓再次受到战争的折磨,但他也知道,这一切并不是他能够说的算的。
“你可愿随朕一同前往江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