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李泰的小叛逆(2 / 2)
既然要躺平,那关于政务上的事情就少插手或者尽量不插手,免得惹人烦把自己全家给搭进去。
他喜欢读史,很清楚身为嫡亲王该如何明哲保身。
再说按照正常情况再过两年他就要离京去封地了,想管也管不了,何必呢。
所以在听完陈景恪的这一番分析之后,他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倒不是他没心没肺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而是他相信自家大人能把问题处理好,只是过程会很让人头疼就是了。
想想就觉得开心,这算是他被剥削竞争权之后的小小叛逆。
……
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他们又开始劳作。
之前陈景恪和长孙无垢找来的棉农交流了一番,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不是棉农而是花农。
顾名思义,他们把棉花当成花卉来种植的。
没办法,他只能自己回忆前世的种植方法,然后准备工具之类的。
在没有地膜保温的时代,需要提前在温房里育苗,这样能缩短农时提高棉花的产量。
育苗就需要营养钵方便移植,制作营养钵就需要专门的器械,营养钵机。
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结构非常简单,和人工打蜂窝煤球的工具是一模一样的。
区别是煤球有中空的蜂窝,营养钵是一次性纸杯大小的实体泥柱。
在地上挖一个浅浅的池子,把制作好的营养钵整齐摆进去。然后浇水浸湿,把种子种在营养钵上面。
等全部种满,再在上面撒一层薄土把种子盖住。最后用竹条或者柔韧性比较高的树条,扎出一片空间,再在上面扑一层草席保暖。
白天天热的时候把席子掀起来,接受阳光照射,晚上就盖上保暖,如此十天半个月后棉花苗就能长到可移植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