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清查(1 / 2)
石奋是一个运气很好的鬼,他在人间的时候原本只是一个管辖十里的亭长,死下来之后赶上地府的行政改革,一跃成了县令。管辖的范围从十里变成了百里,也从一个不入流的级别升为了一方的正印官。地府并没有像人间一样,在设立县令的同时设置县丞和县尉,县令就是唯一的主官,并没有人给石奋掣肘,因此也就随意了一些。
这随意一些本来也没什么大事,阎君们并不在乎官员的工作节奏,能把政务处理好,能够保持公正也就够了。
石奋没能达到阎君们的期望,随意了一些之后他还想更随意,到了最后干脆耍起了威风。很多富鬼登门拜访,这拜访一方的父母官,总是不好空着手的。于是石奋就收到了很多的礼物,从一开始的一筐鸡蛋到现在的一车金银。金银在地府并不是官方的钱币,但这玩意儿无论是在人间还是在地府都有着比官方钱币更广大的市场。
起初的时候也有些提心吊胆,尤其是在怀州的扶苏州丞调任御史大夫的时候,怕的腿都站不直。但日子一久,迟迟没见到御史府有什么动作,石奋也就放下了心。高高在上的御史大夫哪里有时间来管他一个小县令的事!
于是石奋的运气就更好了,走路能见到珠宝,买个破烂会发现是古董,就连买篮子白菜都能从里面找出一颗美玉雕制的。这运气在县里简直是出了名!许多鬼慕名而来,请石县令帮忙看看自己的家当里有没有没发现的宝贝。遗憾的是,这些鬼的家当都太过普通,即便是石大人的运气,也没能从里面捡到些什么。但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这些鬼的热情!
今天就又有一个热情的鬼来拜访石县令,这鬼很年轻,长得也清秀,看门的鬼卒不由的多看了几眼,县里很少有这样的佳公子,难不成是外地来的?
公子鬼赶了一辆马车,车厢被捂得严严实实,密不通风。跃下马车,对看门的鬼卒抱了抱拳,道:“我是邻县的商人,讳赵氏、单名一个山,特来拜访本地的石县令,烦请通报一声。”
鬼卒看了看这个叫赵山的商人,道:“今日拜访大人的鬼不少,我先引你到后院去,你在那排队等待大人的召见便可。”
赵山拱手应道:“有劳了!”
到了后院,赵山才发现前面到底排了多少鬼,密密麻麻的马车把占地很大的院落塞了一个满。和鬼卒两个鬼花了小一刻钟才找到能勉强把马车挤进去的地方,又到县衙后门的地方等。前面大约排了几十号鬼,等着县令的召见。
石奋从屋里出来,一个浑身绸缎的中年鬼带着他登上一辆马车,过了片刻又走下来。石奋一脸的可惜模样,中年鬼则是满面的微笑。
石奋摇摇头,可惜道:“你这车里没什么好东西,都是不值钱的货品,倒叫你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本官心里不是滋味。我见你车中的几盏铜灯不错,虽然不是什么好物件,倒是很合我意,如不介意,本官想高价买下,也省的你白跑一趟。”
中年鬼欢喜道:“大人高义,明知不值钱还肯高价买走,实在是令小人感激,大人既然喜欢,送予大人就是,几盏破铜灯而已。”
石奋正色道:“本官是地府县令,岂能白白拿取!你且报个地址,回头本官命差役把钱送过去!”
中年鬼羞愧道:“是小人亵渎了大人的胸怀!小人在县城里新开了一间铺子,叫做楚馆,就和县衙隔了一条街,大人叫差役送到那里就是。”
石奋这才满意,道:“好,若无其他事,你先回去吧。”
中年鬼躬身拜别,走到车上,拿出几盏铜灯,交给站在一边的管家。这管家却不是官府所配,而是石奋自己雇来的。
赵山眯了眯眼睛,这几盏铜灯可不简单,上面刻着周穆王游西昆仑,遇西王母的旧事。看年代,最少也是春秋的古物,地府虽不缺古董,但如此品相的铜灯,少说也值一箱黄金。
中年鬼好像完全不知道这几盏铜灯的价值,交给管家之后,就自顾着把马车牵出来,小心翼翼的、生怕剐蹭了其他的车架,直到走出了院子,才坐上车辕,挥鞭而去。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鬼又接着走进去,片刻之后又带着石县令走出来,上到马车上,这一次他留下了一串不值钱的珠子。
石大人就这样的忙忙碌碌,很是义气的高价买了很多不值钱的破烂。等到了赵山进去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了。
赵山恭敬的施礼,道:“小人是临县的商人,叫赵山,特来拜访石大人!”
石奋随意的摆摆手,道:“你来拜访我,所为何事啊?”
赵山恭谨的答道:“小人来此有两件事,一是打算在县里开一间汤铺,不知本县哪里的地段好一些,特来求问大人。二是前些日子收了一批货,小人眼力有限,辨别不出哪些东西之前,来求大人帮忙甄别。”
石奋笑道:“本县最好的地段就是西市了,那里的铺面已经被占满了,你若有心,不如耐心等等,待本官看看有没有要出兑的。只是这事儿全要看运气,你得有个准备!”
赵山拱手道:“如此就有劳大人了!还请大人移步,看一看小人的货里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石奋道:“唉,你们这些鬼啊,死都死了,还如此在意财货。既然你有求于我,我便跟你去一趟就是,你带路吧。”
赵山引着石奋出来,走上他那架捂得严严实实的马车。车里只装着一样东西,就是竹简,密密麻麻的竹简堆满了车厢,只留下一个很小的空间可以站人。
石奋先是有些惊讶,然后有些意兴阑珊。
赵山笑道:“这些竹简是我从学山收来的,听说都是诸子的手稿,希望大人帮忙鉴别一下。”
石奋这才稍稍有了兴趣,随手拿了一卷竹简翻了翻,又取了另一卷细细看了看。足足一个时辰,才勉强把这些竹简挨个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