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五十八章(2 / 2)
三人心下都很清楚,孙宝林只怕是在故意挑刺。想来也是,孙月姮的家世并不差,偏生圣选留用只封了个宝林,入宫这么些日子也不曾获宠,心下难免有怨气。叶霜萍是宫婢出身,却破例得封肃仪。孙月姮本就是个刻薄的,此时见得叶肃仪,心下自然不痛快。
孙宝林这般言行,恐怕即便是获宠,也会树敌不少。对这样的人,武茗暄自是不喜。反观叶肃仪,有容德夫人做靠山,也不是个怕事的,倒是甚得她心意。
她与容德夫人本没什么仇怨,不如……思绪转过,武茗暄启唇欲言,却被颜才人一个眼神制止。
颜才人偏过头,懒声懒气地低语:“这个叶肃仪不简单啊……”
颜才人的话音刚落,那边叶肃仪已是轻声一笑,欠身再次行礼:“恭请孙宝林先行。”
孙月姮显然没有想到她会如此,愣然一瞬,哼笑两声便要再言。
“都在这潇悦回廊堵着干嘛?”文婕妤突然出声,斜斜一眼含笑往孙月姮扫去,“耽误了请安,皇后娘娘那里,是孙宝林去交代么?”
听得这话,孙宝林、叶肃仪齐齐转头。见得武茗暄,叶肃仪不慌不忙地屈膝唱礼。因文婕妤说了这样的话,孙宝林就更是惶恐,连声请罪。
“起吧。”武茗暄微微抬手,待二人向文婕妤、颜才人见礼后,和颜悦色地看向叶肃仪,“时辰差不多了,快与本宫一道,去松香殿请安吧。”
看慧妃娘娘先与叶肃仪说话,孙月姮面上微显赧色,却还是附和着叶肃仪,一起恭敬欠身,道了声“是”,便跟着武茗暄三人的步辇往松香殿行去。
待至松香殿,内监打起帘子,武茗暄领着众人迈步入内,各按品阶落座或是远远候着。
不多时,皇后自内殿移步而出,升座。
众妃嫔循例请安,跪地唱礼。
许是筹备万寿宴之事劳心劳力,一向威仪的皇后身上那股凌人气势也淡了些,三两句话说罢,用了新封的叶肃仪一盏敬茶,又嘱咐众妃嫔好生准备万寿宴贺礼,便不胜倦意地挥手命众人散去。
行出松香殿,桑清快步追上武茗暄,亦如往常般挽上她的手:“走,去我的云英殿坐坐。”
武茗暄侧目一看,却发现桑清面色晦暗,不复往日的容光,不禁心下担忧起来,拉过她的手,关切地问道:“姐姐脸色不大好看,可是身子不适?”
桑清有些为难地瞄向四周,见无人注意,才低声说道:“我那云英殿临近容德夫人的福莱殿。”
云英殿的位置,武茗暄是知晓的。前几日,桑姐姐来逸韵轩,也没说过有何不妥啊!武茗暄心念一转,拉着桑清往侧行了两步,压低声音问:“她为难你了?”
瞧得武茗暄如斯紧张,桑清不禁展颜一笑,隐晦地说道:“为难倒是不曾,只是日日出门都要与她撞上。她……你知晓的。”
听了这话,武茗暄才放下心来,知道桑清也是个心高气傲的,想必是不乐意在容德夫人面前逢迎。迟疑一瞬,她拍着桑清的手,安抚道:“姐姐不愿与她应付,就少出门吧。”
“我也这样想的。”桑清点头道,“这几日,除了请安,便是去你……”这厢话尚未说完,忽地敛口,蹙眉看向某处。
武茗暄循着桑清的目光看去,待见得款步行来的某人,眸色一闪,面上挂起了疏离的浅笑。
“慧妃姐姐、丽妃姐姐……”珍妃柔声唤着,迈着轻快的步子靠近。
三人应着场面,颔首见礼。
“还以为姐姐先行回去了,没想到却是与丽妃姐姐在此咬耳朵!”珍妃亲热地转到武茗暄另一侧,也学桑清般伸手攀上,像是没瞧见武茗暄眼中的不悦般,娇嗔道,“得了姐姐的好主意,还没来得及谢过。正巧,皇上昨夜差人送了些消暑的果品来,我就想着请姐姐一同尝尝。”
桑清本想今日邀武茗暄一起好好游园说话,被珍妃这么一插,自然心下不快。又听她言语间似有显摆皇恩之意,更是听得心烦。桑清不等武茗暄接话,便呛声说道:“呵……珍妃这话,说得像是哪个宫缺了消暑的果品似的!”
“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不过是蕃西红瓜罢了。丽妃姐姐也一道去啊!”珍妃不以为意,笑看桑清一眼,又转回头望向武茗暄,不管不顾地拉着她便走,“我挑了几套舞裙,不知合适不合适,正好姐姐去了,再帮我参详参详。”
蕃西地远,红瓜易烂,运送极为不便。她倒是说得轻巧,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武茗暄听得心下冷笑,想要拂开她手,却好奇珍妃究竟想做什么?便不动作,悄然一个眼色递给桑清,由着珍妃拉着她前行。
珍妃邀约同行的话,只是个场面应付,并非诚心相邀。桑清明白,也不愿与珍妃打交道,但却担心珍妃有什么诡计,不放心让武茗暄独身前去水华殿。怒目瞪视珍妃的背影一瞬,她恨恨地一甩宫袖,还是跟了上前。
临近停辇处,武茗暄心下一琢磨,唤了青浅近前,吩咐道:“昨儿,本宫与文婕妤、颜才人约好,让她们晌午过后来逸韵轩。你回去知会文婕妤一声,就说本宫去水华殿小坐,不知什么时候能回。等本宫回去,再差人去请她。天热,免得她白走一趟。”说罢,与桑清、珍妃一起,坐上步辇,往水华殿行去。
青浅欠身恭送,待武茗暄一行去得远了,转身就往文婕妤的凌波馆奔去。
沿路上,珍妃指着一些行宫景致笑语戏说,武茗暄却只作不经热般懒懒靠坐在步辇上,偶尔敷衍两句,暗自垂首思索。她自知珍妃行为有异,但想若是真想害她,便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来请。何况,还有桑姐姐一道,也使了青浅去通知文婕妤、颜才人,她便不需要太过担心,只是不明白珍妃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三顶孔雀羽步辇一路行过亭台楼阁,绕行过容德夫人的福莱殿,抵达水华殿。
珍妃摆手,命内监落辇。
武茗暄与桑清对视一眼,撑着锦禾的手下得辇来,抬眸一看,当即惊得浑身一颤。飞檐翘角的水华殿前,一行人恭候着,当前两位,竟然是她的生父洛王和母妃慕芊惠!
作者有话要说:————————————————下方有古代冰箱及冰鉴结构图——————————————————
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虽然远不如现代科技产物电冰箱,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
“冰鉴”。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着一柄长勺是专门用来舀冷饮的。此外,在古书《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设计奇巧、铸造精工的鉴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冰箱”。鉴缶由盛酒器尊缶与鉴组成,方尊缶置於方鉴正中,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应是夏天盛放冰块、冬天盛放热水之用。
明朝时,北京城的皇公贵族已把冰箱做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从外观上看,冰箱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箱两侧有铜环,铜环的用途就是便於搬运。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板上镂雕钱形孔。
那时的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冰箱箱内挂锡,箱底有小孔。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由於锡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