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火热的瓷器(2 / 2)
主持人一边介绍龙泉窑的特点,一边看着桌上逐渐增多的瓷器,等工作人员示意全部搬完时,开始了龙泉窑瓷器拍卖。
“第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蟠龙瓶,底价7万。”
蟠龙瓶也叫招魂瓶、皈依瓶,是明器,即冥器,属于陪葬品。这种东西在宋墓里基本成对出现,常见于宋、元、明三代。
也许是觉得东西太过晦气,所以主持人没有过多介绍,直接让大家竞拍,最后以11万的价格成交。
龙泉窑在南宋、元、明初属于鼎盛时期,精品较多。接下来的五件龙泉窑都属于明中期以后,所以价格都不高,多在10-30万左右。
主持人指着桌上一件瓷瓶说道:“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长颈瓶,底价55万。”
经过几分叫价,最后以70万的价格成交。
从这件龙泉窑粉青釉开始,下边八九件瓷器一个比一个价高,最低价也到了105万,最高价是一对元初龙泉窑百条纹荷叶盖罐,拍出了390万。
沈十一在拍卖开始不久,花30万拍了一件南宋龙泉窑黄釉莲子杯,莲子杯作仿生莲蓬状,下置荷叶形托。
他选择竞拍,算是临时起意,是看没人举旗,就随手拍了。这件东西细看也觉得做的挺有意思,而且黄釉比较特别,就是工艺实在一般。
龙泉窑拍完,开始了宋代官窑拍卖。交易会上宋代官窑瓷器并不多,总共就12件,除去5件普品,剩余7件珍品。
珍品中一件官窑翠青釉弦纹瓶底价350万,最后拍出了2100万的天价。拍下此物的不是别人,正是干等很久的刘建立。
刘建立还拍了两件,一件为定窑紫釉官字款梅瓶,还有一件清哥窑双耳扁壶。
接下来的瓷器拍卖,沈十一拍了一件清乾隆青花釉里红苍龙教子纹梅瓶,还有一件清乾隆斗彩蝠云纹胆瓶,一共花了745万。
之前沈十一还没买过釉里红和斗彩瓷器,算是丰富一下自己的收藏,他自己倒不怎么喜欢这类物品。
至于青花瓷,他没出手参与竞拍。刘建立倒是拍了三件元青花,每件价格都接近1000万。
现在青花瓷市场被炒的太过分了,稍微过得去眼的青花都能卖上几千万,瓷器本身的价值没有那么高。
在沈十一看来,在现有标价上除个5到10一点都不过分。
虽说青花看着的确图案繁复,生动,传神,但是瓷器讲究的不是色彩多么鲜艳,华丽。而是瓷器本身的质地温润,烧造技巧高超。过于看重釉色的变化多样,反而显得舍本逐末。
相对于青花类制品,沈十一更愿意买单色釉或者白地黑绘的磁州窑,后者更有欣赏价值。
他真的觉得,自己可以拿着一个白地黑绘的磁州窑津津有味的看半天。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感觉。
这可能就是个人观念上的不同,有人喜欢吃臭豆腐,有人就觉得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