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灾策(2 / 2)
“臣女梁氏长安拜见圣人。”梁长安连忙起身,跪在地上行礼。
元宗帝看了一眼杨皇后,接着恢复到正常语气道:“起来吧。”
看着梁长安立如芝松的站在那里,杨皇后心中更是欣赏。这孩子,倒是颇有胆识,自己也不算是看走了眼。
“圣人,这是靖国公的嫡长孙女。不过十岁就练得一手好枪法,才智也是过人。我平日里觉得无趣,便叫她进宫来陪我解解闷。”杨皇后面上带着三分笑意,又对站着的梁长安道:“长安,你且坐下吧。”
“是。”梁长安做回下首的榻上。她没有想到杨皇后会在元宗帝面前这么称赞自己,而元宗帝听完杨皇后的话后只是略微“嗯”了一声。
元宗帝本意是到杨皇后这里,骂一番朝廷臣子的。可眼下竟有个多余之人在此,那些憋着的话倒是不好说了。
还好梁长安是个有些眼色的人,见元宗帝的脸色比刚刚没看见自己严肃了许多,便起身告退。可杨皇后不知出于什么心态,竟然留梁长安用午饭。于是,梁长安只得在行一礼:“臣女多谢娘娘赐膳。”
待到用饭之时,元宗帝和杨皇后坐在上首的榻上,梁长安坐在杨皇后右下首的榻上同时用饭。
梁长安看着自己面前的案几上也有杨皇后所说的清蒸鱼,正准备默默尝一下,就听见杨皇后问自己道:“长安,你上午武枪时与我说的河南道之策再与圣人说一遍。”
闻言,梁长安默默放下筷子看向杨皇后。却发现元宗帝也在看着她,只得无奈站了起来走到殿中。她知道为何杨皇后要留自己用饭了。
“河南道之策?”元宗帝话中充满玩味之意。百官们都要再议之事,这一个十岁的女娃娃。
梁长安站在殿中,纵然是无奈,但此刻仍是不卑不亢地道:“禀圣上,河南道因暴雨发生涝灾,其因有二:一是连日暴雨,二是淮水堤坝被洪水冲破。”
元宗帝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开口接着问道:“你怎知淮水堤坝被洪水冲破?”
“邸报。”梁长安顿了顿,接着道:“整个河南道的境内都下了暴雨,其中泗州临近淮水,暴雨导致淮水水面上涨,冲破河堤。从泗州开始,洪水蔓延河南道十五个州。”
“现下正值秋收,河南道又是税收最多之地。一、先统计受灾人数,接着开仓放粮,视其受灾程度免除一定赋税。二、疏通河道,重建堤坝。三、若是受灾严重地区,可迁民与别地。四、选取赈灾的官员,代替圣人安抚民心。五、打捞尸体,集体焚化,以免瘟疫。”
元宗帝听到这里,坐直身体道:“你怎知这五条有用,若是无用,不怕朕治你得罪?”
梁长安先是再行一礼,接着站直身子道:“圣人,臣女不过是幼学之年。这几条是臣女说给皇后听着玩的,若是圣人用了,成便为佳,不成,则百官怠。”
“有意思。”元宗帝站了起来,“成则是你的才智,不成则是朕的百官无能。”
闻言,梁长安也不惧,不慌不慢的跪了下去:“臣女不敢。”
“不敢?”元宗帝慢慢踱步到梁长安身前,“这些是谁教你的?”
“回圣人,是臣女自己看书所想所得。”梁长安跪在地上,脊背挺直。
“幼学之年便能想出治灾之策。”元宗帝顿了顿,声音低沉地道:“若是如此,朕的文武百官不都成了废物。你说朕是信还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