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两全其美(1 / 2)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汤友恭谨奏:
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奸险巧佞、专权贼臣以清朝政,以绝边患事。
......
臣观锦衣卫,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方今在外之贼惟边境为急,在内之贼惟锦衣卫为最。贼寇者,边境之盗,疮疥之疾也;贼锦衣者,门庭之寇,心腹之害也。贼有内外,攻宜有先后,未有内贼不去而可以除外贼者,故臣请削锦衣卫,当在剿绝贼寇之先!臣敢以锦衣卫之专政叛君之十大罪,为皇上陈之。
权者,人君所以统驭天下之具,不可一日下移,臣下亦不可毫发僭逾。然少有得罪于锦衣卫者,虽小心躲避,其上下亦寻别本带出旨意报复陷害。此窃皇上之大权,一大罪也。
仗势欺人、肆意侵占、威逼利诱,滥施刑罚,致使无辜百姓官员多遭陷害!二大罪也。
锦衣卫之设,原以缉奸。然自骧受事以来,日以快私仇、行倾陷为事。洪武二年,都察院刘轩冒死阻拦锦衣卫围剿受白莲逆徒牵连之无辜百姓,世人称赞,然今夏无为教起,锦衣卫为泄私愤,将其密捕,日夜拷打,至今生死未卜(见第二卷第十八章)。三大罪也。
......
臣狂直之性生于天而不可变,忠义之心痒于中而不可忍,每恨坏天下之事者惟逆元与锦衣卫,前元已退居大漠,独锦衣卫尚在,其之奸恶又倍于逆元,将来为祸更甚。使舍此不言,再无可以报皇上者。臣如不言,又再有谁人敢言乎?伏望皇上听臣之言,察锦衣卫之奸,如果的实,重则置以专权重罪以正国法,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则内贼既去,朝政可清矣。臣感皇上知遇之厚不忍负,荷皇上再生之恩不能忘,感激无地,故不避万死,为此具本亲赍谨奏奉圣旨。”
都察院两位大佬联名的这份奏章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偏生朱元璋听了之后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反应。陈至小心翼翼将这份奏章接了过来,要递给他,朱元璋摆摆手,非常平淡地问道:
“诸位臣工有何见地啊?”
冯胜第一个跳了出来:
“陛下!锦衣卫乃天子亲军,初设即为剿奸除恶,涤荡宇宙,还盛世清明,功名赫赫啊!别且不言,大漠之中便有我锦衣卫将士披风戴雪,日夜潜伏摸索敌情,送回大量情报,其中枉死无尸骸者不知凡几,岂可轻易裁撤?请陛下三思!”
刑部尚书唐铎针锋相对:
“宋国公此言差矣,锦衣卫剿奸除恶,要致我刑部于何地?且锦衣卫滥施刑罚极为严重,秘密逮捕多人,牵连者甚重,毫无法纪可言。如此,陛下颁布大诰,天子亲军锦衣卫却可逍遥法外,如此一来岂不是笑话?”
冯胜大怒:
“尔说笑话,是在嘲讽老夫嘛?”
“哼哼,不敢,下官不过区区一刑部尚书罢了,就事论事,国公爷还要仗势欺人不成?”唐铎毫无惧色反诘道。
“吵什么!”
皇极殿上传来了那个威严的声音,冯胜与唐铎心中一凛,急忙道:
“微臣不敢。”
朱元璋的语气听起来毫无波澜,他望着众臣道:
“看来你们多有怨气啊。汤友恭你列举了这锦衣卫十大罪,确有其事嘛?”
汤友恭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