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真(2 / 2)
“只不过众位大人们应该知道,本王手上其实还有不少的琐事,并且对于和募捐这种事情有关于活动的举办,本王也没有什么经验,本王可以尽可能的多拿出些银两出来,到时候自然会有王妃替本王拿定主意,但是关于这募捐场的选择以及举办,本王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银两方面和出头鸟的问题都解决了,那剩下的自然也更好处理了,皇帝听着宇文淮的话,虽然没能够让宇文淮的处境更加凄惨,也觉着差不多了,便有一丝同意了宇文淮的话,堂下面一群大臣也都是一片噤若寒蝉,不知宇文淮这话是什么打算,却也觉得宇文淮的意思还是十分正确的。
他们正各自心中思忖之际,李尚书却没来由的感觉自己的身上传来了一股凉意,谁让他要成为今天早朝上第一个对宇文淮发怒的家伙呢,自然也得要承受一下他如此自以为是的后果。
说起来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其实该讲究也讲究,说轻松也挺轻松的,因为礼部尚书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各种祭祀活动,以及皇帝出行和接见外来使臣这些事情上面。
具体的细节和创新,倒是用不着礼部尚书操心,礼部尚书只需要记清楚每个活动的步骤,和应该遵守的礼节和规矩就行了,也就是说,相当于只要记性不错,掉书袋,然后再多仔细一些,一般来,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所以,历朝历代的礼部尚书,不仅位置坐得相当稳固,而且工作也格外轻松一些。现在的这一位礼部尚书,李文书的职位,其实算得上是从他父亲的手中承袭过来的。
因为祭祀中所需要的繁琐礼节,并不是那么多人能够记得清楚。下面科举入仕途呢年轻官员们,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有资格接触这些事情。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尚书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坐在这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只要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他这一辈子还是过得十分舒服的。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他的性格相对于轻狂了些凭借着祖上留下来的功劳并且家中又不愁吃不愁穿的,他还那么有缘分的跟侯爵府联了亲,更加让他觉得有些无所顾及的意思。
李文书哪怕是去了侯爵外孙女楚梓潼之后,他也不得安分家中妻妾无数,也像楚梓潼本来在外面的脾气就不是很好,回到家中约更是一场悲剧。但是李文书却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依旧我行我素,所以今天他才会生那么狂妄,第一个对宇文淮发难的家伙,其他人都在那里看笑话,等着事态变化,而他也得让宇文淮过来,让他好好的出一次血,他才能够真正的明白什么叫做收敛。
于是宇文淮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之后,那边皇帝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宇文淮就慢慢的转过身看向李尚书,瞬间让皇帝和李尚书都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