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围魏救赵之策(2 / 2)
而根据有关情报,显示着诸葛瑾近来的确返回了一次建业,能干嘛呢,铁定是面见孙权去了。
回来之后,便调任江夏了,所属部队全部挪归陆逊所统辖。
这个时候,诸葛恪对陆家军的推进视如无物,这又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他和陆逊的矛盾已经激化?
不管怎么说,也许,这真的是个机会。
....
陆家军已经跨过了长江,全军从江水中走出,抖擞着身上沉重的滞水,随即开始缓缓南下...
聪此时起,陆黎已经深入吴军腹地了,在陆家军的东北面,有着荆州重镇——江夏。
往南走,即是巴陵,曾经的吴军前沿。
但此时,巴陵已经成为了吴军的后勤大营,尽管陆逊在命令军士往南转移,准备步步为营,但春风得意的陆逊并没有收到诸葛瑾的任何通知。
至少...在晚上之前他是收不到了。
奇妙的一幕就这么在荆州战场上出演了,诸葛瑾的军队将汉军的行踪看在眼里,无论是渡江,还是江岸整训,诸葛瑾都看在眼里,但他将此情报密而不发,但他之所以能做到不发,也是由于陆逊的一个部署:
在调任诸葛瑾的时候,并非是命令诸葛瑾接手江夏防务,而是令诸葛瑾率领本部人马,换防江夏。
也就是说,江夏的三万吴兵,实则是诸葛瑾的亲兵!
陆逊本是担心诸葛瑾的部下心生不满而战时退却,故而全部调给了诸葛瑾,他又怎会想到,内院会起火?
不管怎样,陆家军已经开始朝着巴陵进军了。
驻守巴陵的,正是在华容虚晃一枪的丁奉,而巴陵,虽然主力南下,却依旧有着七千士兵,而两千士兵着正用于巴陵和桂阳之间的物资转运,故而实际上,驻守巴陵的只有五千吴军罢了。
陆黎并不知道这一点,但他知道,即便是吴军在巴陵驻守了两万人,依照陆家军的战斗力,也能打下巴陵。
陆家军十分“放肆”地前进着。
由于江夏至巴陵之间是一条广袤大道,陆黎索性命令各将将部队一字排开,横向延绵开来,一起朝巴陵而去。
灰蒙蒙的阴云之下,身上还灌着江水的陆家军开启了全速前进!
巴陵大寨内。
“将军!将军!将军!不好了!不好了!汉军杀来了!”
一个士兵如同疯了一般,猛然冲进丁奉的大帐。
“什么意思?蜀军冲来了?”
丁奉还没搞清楚这人在说什么。
“蜀...蜀军杀来了...从江夏方向....”
“不可能,江夏是诸葛大人驻守,怎么可能失陷于蜀军?”丁奉一怔。
“不是...蜀军乃是半渡而来,如今已经朝巴陵杀来了!”
“什么!?有多少人?!”
“不下一万,延绵不绝!”那人慌张地说道。
丁奉当即蒙了,他立刻冲出大帐,那人也随之而出,丁奉立马转望向那人,行色匆忙地质问:“蜀军到了哪里?为何没有早些报与本将?”
“将军,小的也是刚刚才知道,如今蜀军应当已经到了巴陵以北不足十里了!”
此话一出,丁奉瞬间气到爆炸,某一瞬间,他恨不得将这帮巡哨全都抓起来活剐!
“立刻整兵,随我接战!”
丁奉无奈之下做出决定,并立刻休书一封,派遣快马往桂阳而去!
而此时的陆家军,已经逼近了巴陵。
“大哥,怎么回事啊,这巴陵难道也是座空营,咱们马上都要到他跟前了...咋还没人出来迎战呢?”陈记有些茫然,扛着大刀略显寂寞地问道。
陆黎只是笑笑,悠悠答道:“不瞒你说,这一带的情况都是诸葛瑾所负责,只能说,巴陵守军太相信诸葛瑾了!”
话音刚落,前方就有吴军领兵而来了,陈记这才惊叫起来:“来了,来了!”
再一细看,陆黎不禁感叹道:“碰上老对手了,这不是丁奉么?”
而丁奉仓促整兵出营之后,大吃一惊,心理状态如同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不能缓和,最主要的,还是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杀来的是陆家军,也没想到,自己的部属是有多么饭桶,陆家军如此坦然自若,军容严整地逼近了巴陵,甚至连一丝急行军的迹象都没有发现。
“陆黎!我丁奉不曾招惹你,你反倒是屡屡来犯,可是对我丁某心怀不满!?”
陆黎不禁皱起了眉头,无奈地对着左边的王睿叹道:“我哪知道巴陵是他守...”
王睿忍不住苦笑两声,建议道:“大哥,上吧,以我看来,巴陵军不过六千。”
“上吧。”陆黎点点头。
王睿听罢,骤然举起银枪,大喝一声:“将军有令,杀光吴军,一个不留!”
命令初下,陆家军全员立刻朝着前方冲杀而去,旌旗摇曳,踏声震野!虎狼之势奔袭而上!
丁奉大吃一惊,立马意识到陆家军的目的性极其明确,那就是占领巴陵,丁奉也别无选择,硬着头皮迎战!
电光火石之间,两军厮杀在一起!
而陆家军这一番行动,其根本目的还是缓解南线的压力,以达成围魏救赵的目的,那么,对此,还蒙在鼓里的陆逊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