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没落与复出(2 / 2)
陈祗被停职察看,也算是闲置一边,尽做些端茶送水的活。
自此,黄皓,陈祗为首的宦臣势力被打压下去,黄皓集团顿时走向了没落。
苏旭解决完了成都事情,不愿在成都多留,简单地很负伤的陆黎谈了一谈,又遣使劝退了各路大军,便去拜见了一个人——皇太后。
苏旭的母亲早亡,吴太后更加疼爱这个孩子,对其也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关心...苏旭懂得报恩,此番去见了一番,两人相拥而泣。
诸事已毕,苏旭决定归反了,于是派人向刘禅告别。
刘禅不知道是不是突然开窍了,命人一定要留住苏旭,刘禅当即写下诏书,宣苏旭为辅国大将军,统领成都卫戍军三万,为成都太守。
刘禅要将苏旭留下,同时委派霍戈,往南中镇守。
苏旭一听此话,起先有些不乐意,经过蒋琬费祎众人百般劝说,苏旭决定留下。
苏旭于此成为了蜀地内区最高武将职权者,也可以说,是全国武将实权最大的人。
一者乃是因为其德高望重,且正直无私。
二者此番深得军心,人心。
三者乃是其皇亲之位,背景强大。
如此。
陆黎官复原职,镇守涪陵,自此一事,陆黎的军队,为众人称为“陆家军”。
久而久之,朝中文武也都习惯了此番叫法。
刘禅一改前耻,每日上朝同文武议事,重用蒋琬,费祎,李丰等旧臣。
朝内遇事不决问蒋费,朝外遇事不决问苏旭。
对内整顿风纪,清扫恶官,开仓放粮,赈灾调控,对外厉兵秣马,严守边关...
且说夏侯玄,由于黄皓的下台的消息没能及时送到夏侯玄手里,反倒是落到了姜维手里,姜维将计就计,一出空城计大破夏侯玄两万精兵,杀得夏侯玄退回长安。
汉朝自此再度焕发出了生机。
延熙元年,三月。
陆黎早已经愈合了旧伤,继续驻守涪城,众人按部就班。
陆家军此时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两万人。
当然,靠一个涪陵郡是出不了如此多的人的,陆黎不但在涪陵征兵,还在其他闲置各郡招兵,招兵的同时,大肆宣扬涪陵之好,沿途各郡百姓听了,对涪陵早有兴趣,于是纷纷来投,陆黎则是来者不拒,一边发展生产力,丰富小农经济,一面微妙地进行工商均衡,开垦荒地,部分以播种种粮,部分用以构筑民居。
陆黎的做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招商引资。
不得不说,以一个现代人的思想去引领古代劳动力,不容易,然而陆黎做的很好,此只因为一件事,那就是他让百姓看到了实际的好处。
淳朴的百姓们不看到满地的粮食是不会支持你的...
此时...荆南之地也在茁壮发展,虽然速度不及涪陵,却也十分迅捷,尤其是江南,作为交通要道,商业往来十分频繁。
尚且在年底时,安东将军陈到逝世,罗宪自此独当一方,彻底掌握了东线实权。
南方则由霍戈驻守。
于此,汉朝总兵力已达十九万余...
此不为空前强盛,却也是振奋人心的一件事。
由于吸取了荆南的人口,军力终于得到了回升。
苏旭开始考虑下一步棋——扩张!
益州疲弊,无论你内部玩的多欢,你照样疲敝,如果不能走出去,还是会被困死在大山里,只有北伐!
苏旭乃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但是他不准备走丞相的老路子,他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点一点扩张。
苏旭的第一个目标——上庸。
上庸新城等地,与汉中接壤,一直以来,是魏国威胁汉中一大战略要地,起先,此地属于汉军,然而襄樊之战后陷于敌手。
苏旭决定,拿回它。
据报,上庸之地,有房陵,新城三座坚城,又有些大小坚寨,有魏军驻兵四万,领兵之将为尹亚,为魏军安西将军。
之所以丞相北伐没有选择新城一地,乃是因为其与中原接壤,往东即是重镇宛城,更有襄樊之地与之呼应,易守难攻。
此番,形势有变,魏军军力东移,合肥守军居多,正是扩张的好时机!
苏旭启奏刘禅,刘禅会意,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众人皆持肯定意见,接下来即讨论,从何处调兵去攻。
李丰想要王平从汉中分兵,被蒋琬否决,蒋琬声称昔日的汉中之战,险些亡国,汉中之地,万不可失,前线军力,一刻都不能疏忽。
于是,苏旭提议,令陆家军前去伐敌。
众人一开始还表示赞同,费祎问:“陆家军军只两万,怎敌尹亚?”
苏旭笑道:“令张翼,张嶷,吴班三人为接应,各引一万军士助攻。”
众人赞同。
于是,延熙元年三月十日,涪陵的陆黎接到诏书,命陆黎为前军总使,引兵两万,攻伐新城。
陆黎跪接诏书,领旨谢恩。
陆家军,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十二日,陆黎将朱羽留在涪陵,其余众人皆去。
临走前,陆黎看了一眼涪城城门,转身离去。
谁知,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