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去高台村(2 / 2)
王慧一听有包子吃她就忙夺下了林翠红手里的包袱,然后迅速把包袱揭开,从里头摸出来一个包子开始啃;“我就爱吃大舅包的包子,太好吃了。”
听雪;“大姑,我和长治是来卖灶王爷年画的,你们家买了没,如果没有的话就留下一张吧。”
林翠红说还没有买,听雪就让林长治给他们家留下了一张灶王爷年画。
这个时候在里间屋的王康哭了,儿子哭了林翠红就忙不迭的去里头哄。
听雪跟着去里头看了小表弟一眼。
已经满两个多月的王康长的很结实了,包在手里听雪感觉到沉甸甸的。
趁着林翠红给王康喂奶的功夫听雪就说起了王芸;“大姑,芸芸的手冻的很严重了,你们得去给她拿点儿治疗冻疮的药,还有这段时间不能再让她碰冷水干活啥的了。”
林翠红;“手冻了不碍事的,暖和了就好了,我们过去不都这样嘛,你如果不信回去问你爸。家里这么多活芸芸不帮我,我自己哪能忙得过来呢,慧慧还得学习。”
“大姑也太偏心了,芸芸还那么小,她是妹妹可是干活比姐姐多,吃的穿的比姐姐差,大姑觉得这样对芸芸公平吗?”听雪知道自己替王芸抱不平也没有什么效果,自己走了王芸该怎么被不公平对待还继续被不公平对待,可替王芸抱不平的话不说出来听雪会憋得慌。
她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林翠红耐着性子让听雪把话说完才开口;“要芸芸是个儿子的话我至于多遭一茬儿罪嘛,当初我把她生下来没有仍到井里头淹死已经够仁慈的了。小雪,你还小你不知道,不管是我们村还是大河村或者其他地方有很多人家都把闺女扔掉的。我和你大姑父寻思着再怎么样也是一条性命就养着吧。”
听雪“……”
听雪知道自己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大姑对王芸的态度了,索性也就不说了,毕竟那是人家的家务事,毕竟一个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了。
从林翠红家出来后听雪和林长治继续做他们的生意。
很快就到了刘家。
听雪回姥爷姥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刘桂兰还没有离婚的时候她还那么小,自然不记得了,等离婚以后她跟着爸爸生活,姥爷姥娘家的门自然也就不必登了,偶尔流桂兰良心发现了会回来看看她,然后就带着她回娘家。
刘家人对听雪的态度一直都是淡淡的,毕竟是外孙女,加上女儿已经跟外孙女的爸爸离婚了,外孙女跟着她爸爸生活,虽然血缘依旧,但情感上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是远了。
很多时候国民把情感的距离看的比血缘的距离更重要。
听雪和林长治先到了刘老爷子老太太家。
看到外孙女出现二老没有多少欢喜,同样的听雪对他们也是客气有余热情不足的。
特别是去年因为给陈瑶输血闹的那一出出后听雪和老太太的距离比过去仿佛更远了。
“姥爷,姥娘,你们家买了过年贴的灶王爷年画了吗,如果没有的话就买一张吧,我们这个比集市上卖的便宜。”听雪和二老寒暄几句后就直奔主题。
毕竟她是上门做生意的,不是谈感情的。
“小雪啊,你爸爸不是卖包子挺挣钱的了嘛,咋还要你干这个?”刘老爷子扫了一眼听雪递过来的灶王爷年画,然后就略待困惑的看向小丫头。
才八九岁的孩子出来做买卖总让人觉得不合时宜。
听雪朝老爷子甜甜一笑,然后不紧不慢的说;“姥爷,我出来做这些我爸爸是不乐意的,但他拗不过我,我爸爸卖包子是很赚钱,我们家现在不缺吃穿了,我就是想做点儿事情,既然我会做买卖我干嘛不做呢,钱啊谁嫌它咬手啊。姥爷,如果不买我的东西那我们就先走了,改天我再来看你们。”
“我买我买。”老太太忙把灶王爷年画收起来,然后去里头拿钱给听雪。
听雪见老太太给了五毛钱她忙让林长治找钱。
“小雪,钱不用找了,剩下的姥娘和姥爷给你买糖吃了。”尽管刘老太太这么说了,但听雪还是坚持要找钱给她;“姥爷姥娘的心意我领了,可一码归一码,东西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把钱找给老太太后听雪就跟林长治告辞了。
接下来听雪又去了自己的亲舅舅和几个堂舅家。
一直到红日落尽俩人才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