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水平(1 / 2)
晏安在稿纸上理清了自己的答题思路之后,开始构建行文的思路,开篇怎么写,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点,转折过渡该怎么写,收尾又该如何写,光是搞定这些东西,就耗费了他不少时间。
论科看似是给了一天的时间,相比较于帖经和墨义,时间上好像很富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论科要考虑的东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而帖经和墨义相对来说,其实较为简单,不用费那么多脑子,一般来说,会就是会,不会也就那样了,直接跳过去就行。
但论科就不一样,这一科思考的越多,想的越有深度,文章就能够写的更好,所以不会有考生觉得时间很充裕,其实如果可以的话,考生绝对愿意论科的时间能够再长一些。
其实这个题目,对于晏安这样来自淮州且参加过去年九月份秋闱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毕竟去年淮州的秋闱,论科就是讨论熙和新政的得失,与这个题目多少有些联系。
这在侧面也反映出了淮州虽然是地方,但其实与朝廷中枢还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州试一般都是地方命题,如果不是很了解朝廷中枢的风向,那题目可就是五花八门了,什么样的都有。
相比较于秋闱的时候,晏安此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更加的透彻,写出的文章,也就更加的老练,遣词造句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是卷面看上去也比秋闱的时候,提高了一大截。
总之,晏安写完之后,自己觉得是有希望上榜的,如果这都不行,那他就真的要考虑考虑,今后还参不参加科考。
傍晚时分,随着一阵急促的铜锣之声响起,晏安的答卷被收了上去,而他也收拾了一下带来的文房四宝,迎着落日的余晖,出了考场的大门。
汇合了冯章和杨佑之后,三人一同回到了恭王府。
三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到科考的事情,现在谈论其实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一切都已经是定局,考卷都交了上去,想改也改不了,最好的便是安心等待几日后的放榜即可。
依照惯例,放榜的时间是在三天后,也就是三月十二号,结果就会出来。
届时榜上有名的人,就可以安安心心的等待参加殿试了,也不用担心在殿试中被淘汰,殿试的结果只是决定名次而已,而无论什么名次,能够参加殿试,就意味着今朝科考已经金榜题名了。
皇宫之中,几间屋子里,灯火通明,即便现在已经到了深夜,这里依旧忙碌的像白天一样。
这就是今朝科考阅卷的地方。
三天之中,要看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大几千份,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几天阅卷的考官可是要加班加点,甚至都快到了要通宵的份上。
“陛下到!”
太监的声音响起,却是忙完了一天政务的皇帝,来到了这里。考房重地,太监这种生物,是不能够进来的,所以只有皇帝独自一人跨过了门槛。
“恭迎陛下!”
正在阅卷的考官,纷纷放下手中的卷子,向皇帝行礼。
“诸位爱卿免礼,都起来吧。这几天里,恐怕朝廷没有谁比你们还要忙碌了,朕就是来看看你们,刘学士陪着朕就好,其余人继续阅卷吧。”
“遵旨!”
被皇帝钦点的刘学士,就是礼部的官员,也是本次阅卷考官之一,刘世忠,科考之前,晏安也曾去拜访过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