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潜伏爪牙忍耐(1 / 2)
大火在燃烧,草原在哭泣。
位于燕然山东南的赵信城周边三百里,也就是杭爱山和阿尔泰山中间的谷地,被汉军焚为一片白地。
八月下旬的草原,气温骤降,枯草遍地,刘襄下令将找到的鲜卑邑落和草场一并烧毁。
蒲头的部族散的很开,汉军只在赵信城周边找到了五万多人,他估计还有四五万人散落在外,可惜寻不到踪迹,所以干脆把越冬草场一把火烧光。
龙城那边的草场也在拔营的时候烧掉了。
两处越冬之地尽毁,今年鲜卑人别想在这附近过冬,侥幸逃得性命之人,只能向西边迁徙,学着匈奴人的样子,逃到西海去。
汉朝的西海就是现代的吉尔吉斯湖,东汉中期,北匈奴就是在燕然山战败,然后逃往西海,后来又被多次攻伐,残部继续向中亚逃亡。
西鲜卑也有一部分小部落,生活在西海那边,这些人只能以后再打了。
已经快到九月,阴山那边的拓跋部还没干掉,他不准备再向西行,若是追到西海,严冬来临之前,大军就退不回汉境过冬了。
赵信城这边缴获的马匹不多,只有两千多匹,一匹战马都没有,看样子蒲头支援王廷的时候,马匹抽调得很厉害。但牛羊缴获了不少,上万头牛和将近十五万只羊,为北伐大军提供了继续作战的动力。
“勒石记功的文字,凋刻好了没有?”
刘襄准备转向东南,去找拓跋部的麻烦,摩崖石刻太慢了,他有点嫌弃,要不是全军上下都很关注这事,他大概会让人刻上个“到此一游”就完事了。
还好勒石记功不用凋刻多大,班固所书的《封燕然山铭》也不过是高一米宽九十厘米的样子。刘襄选择比它大一点,长宽皆为一米二,毕竟自己是皇帝,规格不能和臣子一样。
只是全军上下就没有一个有文采的,瑰丽文章谁也写不出来,一众将校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让他很苦恼。
别人都以为他能写出千字文这样的好文章,采斐然的,但刘襄知道自己的斤两,他就是个文抄公,有个屁的文采。
但事到临头怎么能退缩呢?会掉逼格的!
只好勉为其难写下原稿:
大汉隆兴四年,御驾亲征漠北,斩单于,灭王廷,破鲜卑三部,勒石记功。
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减凶残,封祭神山,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辞曰: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功名在燕然。
没错,刘襄又做了一回搬运工,文采不足,只能抄袭了。选这首诗,是因为自己是皇帝,歌功颂德的诗句不好自己写呀,只能描述一下塞外的壮阔,激励一下大汉将士征战建功的心气。
说实话,他真的想刻一句“刘襄到此一游”。简单直白,直抒心意,琅琅上口,文采斐然!比抄诗有意思得多了,还能给现代的考古人员找找乐子。
说不定以后闲着没事,他还会留下一些自己是穿越者的蛛丝马迹,让后世之人多一个吃瓜的话题。
欸!
这事有点搞头!
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是要把精力放到战争中来。
等工匠在崖壁上刻完这些字,已经到了八月底,大军烧毁草场,转向东南,兵锋直指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