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神暗示(1 / 2)
天色放明。
交接班回家之后的李青将自己整个人都塞到了松软的靠背大沙发里,闭着眼睛放空心神。这是他经常用来放松的形式,在回家的这一刻,暂时什么都不去想,也什么都不去管,只是放空自己的思维,放松自己的身体肌肉,直到自己什么时候从这种放空行为带来的深度睡眠中恢复意识,清醒过来。
也许要过上十几分钟一两个小时,也许下一刻就有人打扰,直接将他从这种放松中惊醒。
像是打了个盹,恢复意识后李青下意识的看了下挂在墙壁上的钟表,指针指向十,距离他回家已经过去了四五个小时,他熬了一夜的精神在这段时间的深入睡眠中有了极大的缓解,接下来洗漱一下,视自身的状态和情况决定自己下一步究竟是要要继续补充睡眠,还是去工作。
在给自己找了些东西吃后,没有继续入睡意念的李青来到了自己的书房,他喜欢在这里,因为呆在书房,他的思维莫名的会很活跃,有助于他思考一些问题。
李青现在思考的,就是自己这一次的任务目标:游魂。这是一种新的,未曾被记录过的怪异生物,有人说看到过像是幽灵一样的黑色怪影在XX区域出现,然后除了目击者外,还有七个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受害者。
受害者并没有死亡,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后,身体也没发现有任何怪异影响的异样,听起来像是只是吓人,危险程度较低的怪异。只要不是心脏有问题,受不得刺激的人,碰上游魂的话,或许都只是会昏迷而已。
当然,对官方异人组织来说,哪怕这种怪异生物危险性不大,也不可能视而不见,就算是在忙碌时期人手紧张,也会在近期尽可能的抽调出人手来解决,只是需要一点调派的时间而已。但一般情况下,官方组织的异人人手都是足够的,某个州域的人手紧张了,还可以向周边城市请求帮助。
在接到游魂事件后,这片区域的官方异人组织很快就调拨了两个异人前来处理。一个李青,一个实习生于晴晴。队伍的战斗力不算优秀,但根据早先搜集到的信息,游魂事件的危险度并不高。如果李青他们无法解决,官方才会委派更强力的异人小队来进行处理。
这种危险度低的怪异事件,官方一直是用来锻炼新人的。尤其是像李青这样,以老带新。让一个实力不强,但经验丰富的异人带一个刚刚进入组织的萌新,在任务过程里通过言传身教,教会他一些异人在处理怪异事件时应该知道的东西,以及应对经验。
接到这个任务时李青并不以为意,这类任务他接到过很多,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哪怕是带上一个新人,李青认为他也能够完美处理好这起事件。最最不济,也不过就是跟七个受害者一样,被惊吓到昏迷而已,没有什么生命危险,醒来或许获得的情报还能更多。
但在接手这个案件,深入调查了一番后,李青已经改变了自己之前的观念。
按照程序,他特意又找了一下七个受害者,七个受害者表现的很正常。但在之后,他接触了七个受害者的亲朋好友时,却从他们的话语里听出了忧虑,以及些许的恐怖色彩。七个受害者或许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但身边熟悉他们的亲人朋友,却已经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某种异样!
七个受害者,他们都缺失了某种东西,某种名为情感之类的东西。
或许他们没有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但李青根据他们身边的那些亲朋好友口里获得的情报信息,却得出了一个有些恐怖的结论,那就是他们缺失了对某种情感的认知概念,这种情绪的概念从他们的认知里丢失了,被偷走了,而七个受害者丝毫无察觉。
搜集到这些情报后的李青当即就更新了官方的信息,只是出于谨慎,在没有更多证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官方也只能按照程序,将此案件的一切权利交给李青来决断与负责。
李青是很想要援手的,不是他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游魂,而是他出于谨慎。干这行当,谨慎在很多时候,起到的作用一点都不比经验来的差半点!只是普通的异人援手对他的帮助并不大,想要对付游魂,还是需要偏精神类能力的异人,而这类异人又往往较为稀少。李青虽然递交了申请,上面也应诺了,但两三天内,是不要去想援手能帮上忙的。
然而李青这几天每晚都需要带着于晴晴去那片游魂活跃的区域巡逻。他的心里当然也早没了之前那种认为被游魂袭击一下也没关系的心思,虽然丢失某种情感概念比起很多同类任务失败后遭遇的下场已经是好很多了,但如果有的选择,李青宁愿身体受到一些伤害,也不愿意丢失某种情感概念。
谁知道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后遗症呢?
谁知道游魂是不是还能升级进化,拥有更多能力呢?
万一丢失的不是情感概念,被盗窃的是某段重要记忆呢?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但李青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事前做好大量的准备。比如在休息时大量的做一些灵纸鹤等附带了异力的消耗物品,不仅仅他一个,就连跟着他学习的于晴晴,都被他武装了起来,如果不是消耗物富裕,他也很难轻轻松松的送给那个年轻店主一个灵纸鹤而浑不在意,一点不心疼。
如果不是他将于晴晴也武装了起来,于晴晴恐怕也不会笑着对那个拿到一只灵纸鹤的年轻店主打趣。
想到某个年轻的店主,李青的思维忽的就打了个结,死活无法再向下继续思考下去,而是围绕着这个店主不断的开始的循环。内心莫名的对这个店主生出了某种好奇,最终这种好奇在某种难以言喻的古怪逻辑之下,转移到了这个年轻店主送给自己的那本书上。
他送了一本书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