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修路是基础工程(1 / 2)
在新的开中法推行后,有些盐商是颇为不满意的。
因为这样的政策让一些中小商人分走了他们的市场,只准使用银钱兑换银钱,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的开支——
但凡能做大做强的盐商,基本上都有官场上的关系,或者自己就是身负功名的。
在大明朝优待读书人的背景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低价的粮食。
即便是耿直的商人,也能通过两地粮价的不同,用较少的钱财购入足够的米粮,而不是用在市面上购买力强大的银两。
然后,他们会拿着这些米粮去换去盐引,再将食盐这种人体必须品以高价卖出去。
转入转出之间,便是丰厚的利润。
新开中法颁布后,盐商们通过敲打算盘,觉得自己吃了亏,但生意肯定还得做下去。
所以他们把盐价继续做高,从百姓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来弥补自己受伤的心灵。
太府寺虽然有执行力,但到底没能在两年内覆盖全国,所以还是力有不逮。
甚至还有胆子大的盐商在直隶地带哄抬价格,被太府寺上门罚了几次后,干脆不卖了!
没有盐商买盐,人怎么生活?
我不肯开门做生意,难不成也犯了太府寺的法?
资本家是一种宁可把东西扔了也不让人占便宜的奇特生物。
对待这种稀有品种,朱见济毫不客气,直接让锦衣卫锁拿了几个奸商,以“扰乱市场”那罪名打了屁股,抄家流放了。
他这是杀鸡儆猴。
反正手里有特权不用,他傻蛋啊!
然后,超市里就上架了盐铁等刚需物品,一直以平稳的市场价出售,成功吸引了老百姓,同时对着企图哄抬物价的商人展示了“肌肉”,让他们知道朝廷的物资储备是很丰富的。
搞鬼的下场,只会是他们变成鬼被搞。
再说了,直隶这边不是推广农会组织了吗?
一年过去,已经走上正轨的农会们也实现了自我产出,种的粮食不提,像养殖场里的鸡鸭鹅等等家禽,有不少都会运到超市里,卖给城里人,给自己创收的。
农会里的百姓穷惯了,就算想吃肉,几只鸡一块煮起来也够他们啃个骨头喝点汤,鸡蛋也能吃两个,所以多余的鸡鸭,就买成了钱,转手再去超市里买耕种需要的铁器。
“农具又如何?有些地方就要春耕了,他们手里有吗?”
听到这里,景泰帝不由得关心道。
铁,对百姓来说也是很贵的呢!
朱见济笑得更开心了,“这更是小事了!”
在将军炮发明之后,大明的冶铁技术,可以说得到了些许提升。
毕竟制造大炮用的铁是有条件的,哪里出了点问题,材质没达到标准,就可能炸膛,到时候没轰死敌人,反而把己方的城楼给炸出来个缺口,完全得不偿失。
朱见济令人把研制枪炮的边角料,以及收集来的各种废铁重新熔炼,打造成各种农具,随后摆到了超市的柜台上。
一部分也会交给官府,让他们在农忙时节,低价借给买不起农具的百姓使用。
加上研究小院里也一直没放弃,这两年又弄出来了些改进的器具,让百姓种田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那就好!”
景泰帝也笑了。
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君主,他也是很重视农业发展的。
毕竟人一旦吃不上饭,那问题就大发了。
“继续去其他地方瞧瞧!”
车队往城外走出。
出了城门,没有周围各种建筑物的遮挡,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景泰帝登高而望,看着不远处的水泥路感慨,“真是一派太平景象!”
水泥路如今修建了不少条,把周边的各个农会都连通了起来,而直达北京城区的这条,更是被扩建了一次,从最开始的单车道,扩张成了四车道。
除此之外,朱见济还让工部组建了一支“公交车队”,每天都要两匹马拉着三个四轮车厢,来往于京城和周围几个较大的聚集区之间。
百姓只需要花费一文钱,就能在车上蹭个位子,进而省下赶集的脚程。
这个行动让工部不解,心想自己这个部门本来就够穷了,怎么还要多出一笔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