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249章 转炉炼钢

第249章 转炉炼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洪荒的迟到大仙  农家凤女初长成  我的侏罗纪世界  魔修的九零生活  我的26岁女上司  逆世凰尊:魔妻太狂肆  妖宠修仙  战五渣的奇特修行之旅  大反派也有春天  剑起二次元 

“铁的密度比铁稍低,这一炉有六吨钢水,还不明显,要不咱们把料加满,再炼一炉试试?”

刘建国建议道。

云海拍板道:“那就把容积全填满再来一次,做一下对比,要是问题出在搅拌上,我们再想办法解决!”

转炉出完渣,立刻加料,第二炉便开始了冶炼。

有时候一个看似难以解决的难题,真正的解决办法简单到人都不敢相信,就如同某国出卖去除玻璃中气泡的秘方一样——搅拌。

工人们用的搅拌方法还是小高炉的搅拌方式,只是逆时针围着炉底进行搅拌,刘建国让他们在这种搅拌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上下搅动的环节。

结果很不错,这一炉钢水的质量很均匀,不过因为配比和冶炼时间的问题,成品钢锭的质量并不是太好。

云海让人把累的不行的云涛和云小妹送回府去休息,带着云浩和刘建国继续试验。

三人又在钢厂待了三天,试验了七八种搅拌方式,成功炼出了两炉合格的钢水。

云浩根据结果调整了一下配方,负责搅拌的工人总结了一套新的搅拌手法,终于可以保证出钢质量的平稳。

五人组松了一口气,将铁路的各种数据交给了李建成,津门到关外的铁路可以开始修筑了。

云家钢铁厂同时新建了十一座转炉,年底便能给李建成提供大量的铁轨。

云禄带着一百多个技工和相关设备前往津门,他们要在后世的沽口位置建立一个火车的整备场和一个调度站。

崖州港给李建成调过去了一批蒸汽吊臂,帮助他加快津门港的建设。

机加工厂开始增加火车所需配件的产量,南洋运回的木料在崖州港不远处的一个大型烘干车间脱水后运到工业区加工成枕木。

这些枕木的生产交给了两家木工厂,这两家是崖州兵工厂的外包工厂,平时的订单只能保证木工厂的运营,基本没有什么利润,两个曾经下南洋的掌柜一接到这笔巨大的订单,兴奋地抱头痛哭,感慨自己终于熬出头了。

当然,枕木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又需求量巨大的东西不可能都在崖州生产,云浩并不想这种低端加工占据崖州太多的生产力,所以只是把两成的订单交给了他们,就这样也够他们干一年的了。

其他的枕木生产交给了冯盎和李大亮。

广州没有丝毫的工业基础,冯盎希望借投入巨大的铁路工程在广州建立一批相关的工厂,缩小岭南道和南海道的差距。

一个是纳税大户,一个是要靠朝廷救济活着,冯盎觉得脸上无光。

云家也乐意这些低端的技术扩散,很热情的给他送去了五台蒸汽机、二十台木工机床和十五个技工,手把手的教冯家的人如何建立一个木工厂。

登州的李大亮则是有些看不上木工厂这样的产业,一直试图引进一个轧钢厂,但云家是不会把这种核心技术交出去的,至少在新的技术没有出现前,云家宁愿把这样的技术捂在手里也不愿意冒这种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

云海写信训斥李大亮,要他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轧钢厂给他也玩不转。

没办法,登州只得接下和广州同样的项目。

三月十二,正在前院加工车间制作发电机转子的云浩和刘建国得到消息,狄之逊的夫人产下一个男婴。

狄之逊给这个孩子起名仁杰。

“武周的两大官油子出现一个了,另一个在哪呢?”

云浩笑着问刘建国道:“不会是咱们的翅膀扇的风太大,把那小子给吹跑了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明:我憨!但是我不坑爹啊! 无双女帝的贴身狂臣 太子凶猛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燕风华 唐朝那些事 女皇家的小白脸 夏启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