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被赶出家门(2 / 2)
谁会有这么多钱借给自己?
就在王亦安苦恼不已的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梁思琴。
梁思琴的爸爸是开公司的,她家可以说是很有钱了。
但是他是不会向她借的。
一是他们非亲非故的,可以说王亦安认识梁思琴,而梁思琴对王亦安的印象几乎是没有的,就是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罢了;二是,向一个女神借钱不是他的作风。
谁有拉的下脸来向自己喜欢的人借钱呢?
王亦安无奈地叹了叹气,从桌面上随手拿起了一本《收获》杂志。
虽然他已经看完了,但是《收获》里面连载的小说可以说是非常的经典,可以说是文学界的代表性文章。
王亦安觉得他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心思想的表达,大神们是如何描写一个故事的,故事的题材比较倾向于哪个方面。
王亦安翻到了《收获》杂志的最后一页,上面有投稿的条件。
然而就单单是这个投稿条件,还有稿件录用要求就把他给难住了。
《收获》杂志据说投稿极难上的,他要求的是质量而不是名气,即使你有一定的名气,但是你作品的质量不过关的话,也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到时候投的稿件就打水漂了。
王亦安当然不会自大到给《收获》投稿,起码现阶段是不会的。
“就当是自己的一个目标吧!”
等到他真的写出了什么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小说,或者散文了,可能会考虑投稿。
王亦安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自己是不是可以给其他杂志也投去稿件?
比如说,《小说月刊》,或者《十月》。
这两种杂志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投稿难度没有《收获》那么大,而且在文学界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收录的也大多数是小说。
王亦安自己是比较倾向于《小说月刊》的,它倡导的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地,比较偏向于现实主义,跟他的写作风格契合吧。
他心中,好像有了答案。
是的,他要写短篇小说投稿给《小说月刊》
虽然他的文笔实在是不怎么样,但是不试试谁又知道呢?
而且《小说月刊》最让王亦安满意的一点就是,有很多的文学大家曾经在这个期刊发表过文章,主要是稿费是不低的。
其实,早在王亦安在安怀县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题材,那就是社会中的亲情关系矛盾问题。
他爸爸跟他二叔不就是原型吗?
两个相依长大的好兄弟,最后为了争夺父亲留下来的遗产而不惜大打出手。
大哥不想安于现状,勇于来到大城市打拼,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收获了爱情;而弟弟则安于现状,娶了村里有名的泼妇,迎来了枷锁似的人生,思想完全被妻子所左右。
弟弟嫉妒大哥,也觊觎父亲留下来的巨额财产。
一面是自己的好兄弟,是亲情,另一面是一直在自己耳边教唆的妻子,爱情还有家庭。
很多人都难以从这两个选项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这其实也没有很正确的答案。
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受到的压力也是不同的,没有人能有资格去评判。
那到底谁能去评判?
时间?还是其他人?
王亦安想,如果他站在二叔的角度思考,自己会作出怎样的决定?
他觉得他不会走二叔的路子,这是最起码的,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啊,不是金钱能够代替的。
他想,如果二叔没有遇到杨燕燕,他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也许吧!谁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