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5 襄阳学派的兴起(1 / 1)
宋启愚让曹可用坐下,把自己的茶碗端给他。曹可用也不客气,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说:“孩子们吃罢了饭跟着赵先生念书去了。也不知道余夫子啥时候回来。孩子们跟着他我还放心。这个赵先生酸得很,真是受不了。”宋启愚笑着说:“赵显先生是有些清高,不过人品学问还是好的。余先生吗,昨天来信说已经说动了唐明渊,估计再过段时间就能动身了。不过,你,啥时候变得这么稀罕余先生啦?”曹可用摸摸满脸的络腮胡子,得意地说:“你不知道吧。我跟余夫子现在关系可好咧。先前在东京,再造经常从翰林院拿些书回来,有时还让我读。我哪看得进去。还是余夫子有办法。这一年多,他特意把一些有趣的书,翻译成白话讲给我听。我原先就认识字,又听了十几本书,现在偶尔也自己看,我也算半个读书人咧!”宋启愚嘿嘿笑着问:“那你说说都学了些什么书哇?”曹可用想了想说:“嗯……余夫子主要给我讲古代故事。他说那些说书的大部分讲的都不对,让我多看看真正的历史。我学了象什么《围魏救赵》哇、《安史之乱》哇、《石崇比富》呀,还有什么《封狼居胥》呀、《退避三舍》呀,反正不少呢!”宋启愚赞赏地点点头说:“看来,余先生的学问确实比我广博,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真能涨知识。”宋启愚原地踱了两步,又说:“你刚才讲‘再造经常从翰林院拿书’倒提醒我了。在建的‘三学’正需要适合的教材,我得给再造写封信,让他在京城多为我们寻找一些相关的书籍。”曹可用站起身说:“那,你先忙正事吧。我得叫上我那口子去看看弟妹和我那没出世的娃娃。有七个多月了吧,我还得给孩子准备一份见面礼咧!”宋启愚回到书案前,笑着说:“那你还真是得备份大礼。昨晚我和二夫人商量好了,让这个孩子拜你为义父,你可不要嫌弃呀!”曹可用听后,兴奋地转身说:“宣道,你可当真?还是你知道我呀!啥也不说了,走了……”曹可用出得门去,眼中满含热泪。
宋启愚在房中给童道生写了信,让人发出后,又处理了几件公文,便信步出了二堂,穿过仪门,来到大门内的户司。正在房里核对文书的孙喜敬和几名官吏见知州大人进来,赶忙起身,准备见礼。宋启愚制止说:“不必多礼,该干啥干啥。孙掌事,把今年植桑养蚕的账册拿给我看。”孙喜敬答应一声,从架子上抱起一摞账本,放在桌子上汇报道:“宋大人请看,这是我州十四个乡镇六十八个村庄报上来的账目,不包括樊城、宜城和南漳三县,共植桑八千三百二十亩,参与养蚕的农户有六千五百八十四家。”宋启愚坐在桌旁,拿起一本账册翻看了一会儿,喃喃地说:“今年是植桑养蚕的头一年,产出量似乎少了些,不过比我预想的要好。告诉乡亲们,不要着急,赚大钱的机会在后面。你跟王书办差事办的不错,本官今日就对你们发文褒扬。”孙喜敬和王书办赶忙跪倒,感谢知州大人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