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彬当外教(2 / 2)
“你好!”不同的发音都出来了,晓彬为了鼓励大家,也为了大家对于他的课能够喜欢并认可,他将三十六个人分成了六个小组,以集体朗读为引导,进行鼓励。没想到他的这一方法很受用,他们的小组都是很友好的人一起。晓彬进行小组检验后,紧接着又让小组内进行检测,逐渐到人——由于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接受能力强,第一个知识点三分钟内解决。晓彬趁热打铁把“你们好!”“你好吗?”“我很好!”这些基本的口语都教给了他们,同样的方法,他们都能很快接受……但晓彬担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的孩子常见的问题:那就是今天学,明天就忘了!他灵机一动,根据西方人热情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课后凡事见到的人都要用“中文”去打招呼,赶晚上睡觉至少要联系一千遍,简而言之,你也交到了至少一千个朋友,这一千个朋友也就都认识了你!这对于这些初次来中国热情很高的外国人,这是多么的有吸引力啊!一节课两个小时,转眼间就过去了,这些热情地外国年轻人,兴劲未减,一个个把晓彬和苏乐当作了第一个招呼的对象。
课后,苏乐以“东道主”的名义邀请晓彬跟她去外面餐厅吃饭。这个富家的“千金”一般的饭食是不会去吃的。每天不是什么新式的菜品尝试,就是那些干净、卫生的餐厅……今天,他带着晓彬到了一个新开的日料餐厅,他本想拒绝,但看苏乐今天那卖命的配合,自己如果折她的面子,岂不是不太好;但回头一想,跟女孩吃饭自己没钱买单,这岂不是更丢人……他再三犹豫想拒绝时,被苏乐直接拉进去了。
刚一进门,一个日本女『性』如电视上演的一般跪着迎宾,晓彬的心里瞬间不是滋味。苏乐主修的第二类语言就是“日语”。她的点餐,和服务生的交流,让晓彬大跌眼镜。
“你有点意外吗?我主修的。”
“你怎么会想到主修‘日语’呢?我选的就是‘英语’。我们学校有选‘德语’的,也有选‘法语’的……但我没有留意‘日语’!”晓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感觉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
“我爸爸给我建议让我选的‘日语’。日本这个民族它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的民族,他们对于自己党国的忠诚度不可思议;日本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痴『迷』于程序;他们的手工劳作,集体合作意识,都源自于偏好的家族式管理;他们对外来事物、思想的开放程度……因此,在某些程度上,他们有我们要学的好些东西。我爸曾经去日本交流过,但他告诉我:自己苦于不会日语,那次难得的机会显得很苍白。所以,他告诉我将来可以去找这个民族走走转转,可以有很多的收获。其实我也是从小对于‘和服’感兴趣,所以就……呵呵,选择这门语言,你不会笑话我吧?”
苏乐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后,晓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答。其实从大的政治来说,晓彬属于那种把国仇家恨放在第一位的人,甚至有严重的民族歧视。但今天听苏乐这样说,自己曾在一些资料上都有看到对于这个民族的描写,心中的那种嫉恶如仇之感瞬间淡化了一点:“挺好的,我没有笑话你,我觉得你苏老师很有远见。不像我们这些,每天什么国仇家恨的,真正的强大是自身的强大,而不是抱着过去在思苦!”
这一餐饭,晓彬不知道自己吃饱了没有,但他长了不少见识:苏乐跟日本的服务生点餐的沟通,上菜的速度,菜品的精美……这都是晓彬平时所不能学到的东西。但一餐饭的价格让晓彬目瞪口呆——人均85元人民币。晓彬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等这次代课结束了,一定请她吃一顿!
下午时光,本来苏乐邀请晓彬出去玩的,但他以要回去准备课为由,离开了……
接下来的每一天,除了周六这些外籍学生们会休息一天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准点上课。晓彬的生活也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每天去上课,每天都会跟苏乐见面;她会一直陪着晓彬上完课,然后说俩人去吃饭之类的——晓彬都是会委婉拒绝。
……二十天的授课转眼间过去了。
二十天时间,这些外籍友人不但从晓彬这里学到了礼仪交流、商场购物、出行问题等等,他们还学会了一首五言律诗——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他们不懂其意,但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感觉。
学生们对于晓彬的授课非常的满意,就在又一次讨论再授课十天的事宜时,他们却接到了学校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必须即刻返校,因此这个晚上的“商讨会”变成了“送别会”,同时也是“谢师会”。人群中有三个男生出去了……一会时间,他们推着一部小推车,上面有各种小菜、饮料、啤酒……
“为了感谢teacherzhao和misssu,我们晚上一起庆祝庆祝!”小推车刚放好,一个金发碧眼,留着波浪卷发型的男生说话了。
“thankyouteacherzhao!”三十几个人瞬间爆发出了一句。
“inordertothankmisszhaoforhishardworkduringthisperiodoftime。iproposethatweallmunicateinchinesethisevening!”苏乐提议了一句。
“ok。noproblem。!”他们或举手,或点头示意着。
联欢开始了,三十六个同学瞬间将晓彬围在了中间:“谢谢赵老师!我们爱你!”不同的音质、音『色』发出的这一声,让晓彬第一次感觉到从教的荣光。
向来滴酒不沾的晓彬也举起了一瓶“汉斯啤酒”:“谢谢你们!让我的课堂有神有『色』,谢谢!干杯!”他一饮而尽,呛得说不出话来。
“老师,你没事吧?”
“老师……”不同的关心,不同的心情。
苏乐忙上前一步,给他递上了自己的水杯:“喝点热水吧!你没有喝过,这样很伤身的!”
晓彬接起水杯,一口气喝下,这才感觉喉咙好一点。
“老师,您还是吃点东西吧!”
“老师,您还是喝点haveadrink!”
“老师,您还是不要再去喝酒了!”果然,晓彬这短时间没有误人子弟,他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学习汉语的激情仍然不减。
……这个联欢在晓彬看来是最有意义的一个,他辛苦付出的二十多天:每天下午足不出户在图书馆、教室或者寝室里,备课七八个小时;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在校门口等第一趟车;早早到教室调整状态,随时关注他们的语言兴趣点……这样的课堂不但考验老师的“中文”教学,更主要的是考察老师的英语水平。这多亏了他的“助教”——苏乐。
联欢结束了,大家友好的合影留念,并互留了电话……最后,又是一个同学提议出去k歌。晓彬想着今天晚上那么大的花销,都是他们出,唱歌无论如何自己来买单——好歹暑期还赚了他们两万多块钱呢!
然而,到了k歌房,仍然没有轮到晓彬来买单……后续的歌舞升平,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英文的殿堂。这些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同学们,他们的母语以“美式英语”为发音,加之他们丰厚的功底,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们一点不夸张。
这个暑期给了晓彬难忘的一次体验,他感谢苏乐,更感谢这些友好的国际友人……突然间,晓彬明确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线,嘴角扬起了丝丝微笑。
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不假,虽出身寒门,但晓彬的付出和努力,终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相信其他的人也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