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九周半山(1 / 2)
一片苍茫无垠的水面,极目东西,莫知崖际。深绿近黑的巨浪汹涌澎湃,腾空振荡。这波浪连绵不绝,掀起垂落,高下何止百丈。但一起一伏间,却没有一丝声响。整个水面,便处在这种动且宁静的诡异状态。
可是历来观览美景之人,却丝毫不因此大惊小怪;因为,有更震慑心魄的东西,攫取了目光的焦点。
原来水面之上千百丈高,赫然有一座巨大的山峰漂浮,并缓慢旋转。从细微处看,此山浑然靛青,似是树木蒙茸,极显本真之趣。
但是论其形貌,可就不那么“自然”了。远观山峦整体,竟像是一只极工整的陀螺或圆锥,从中线随意一剖为二,似乎都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虽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也断然寻不见这般如绳尺定准的山峦。
细看此峰,由低至高,隐隐有九道淡淡虚影层层相叠,似乎是白色线条环绕九周。最后一圈的尽头,那“线条”陡然一变,近乎笔直,直通山巅之上。
红云小会中的第三关所在,九周半山。
这山峰底部,千百道白色水柱如飞虹垂练,玉珠悬挂,直至深碧水面。可是这些水柱飞流万尺而下,却没有激起一丝水花。转念一想,到底是山上水流悬瀑下泻,还是洋面之上水龙上涌托住山形,竟似难以辨别的样子。
九周半山之西的水面上,一座方圆三四十里的小岛孤零零地飘荡在水中。岛屿中心方圆十里大小,青光迷蒙,遮住视线,原来是被二十四枚百余丈高的巨大石柱环绕,构成门户阵力遮掩虚实,显然是一处机密之地。
门户之外,又有一方百丈阔的平整巨石,约莫三十余人翘首向东,目光所及,正是九周半山方向。
这二三十人俱是灵形境修为,年纪不满双十,衣着配饰也大致相似。男子二十余人,俱是一水的青色澜衫,头戴玉叶冠,足下重台履,腰悬紫玉环佩。女子十人上下,头挽螺髻,紫色纱裙,唯有所佩之香囊、挂饰、玉珏等琳琅满目,不若男子整齐划一。
这一群人大致分成两拨。其中的大多数三三两两聚成一团,凝神观望之余,更不住地交头接耳,低声交谈;另有四人却坐在这一群人前方,约莫越过五六丈远。
四人之中,有三人衣襟相接,相对靠的紧密,语声不断。另有一位面色极为苍白的青年,却稍稍和这三人拉开距离,孑然孤身,似乎沉默寡言。
这三十余人的背后、岛心阵门之前,尚有二三百丈宽阔的空地。
就在这处空地上,光影一闪,突然现出一男一女两个人来。
青袍人施展的传送之术,起点乃是一道巨大的黑色门户;而此刻抵达终点,却无任何异象,归无咎、杜念莎二人竟似凭空显现一般。二人面前的三十余位年轻弟子,更无一人得以察觉。
归无咎、杜念莎对视一眼。按照他们心中所想,红云小会第三关,本该是清静之地,不曾想竟有年轻一辈的弟子聚在一处。
四下观望,未见门径。
索性抬头观察眼前之人。这一群人均是初入灵形之境,更难得的是根基都颇为扎实。如此年纪有此修为,归无咎对这一群人的身份大致已经猜中。
恍然回首,心中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之感。
只是不知这一群人静坐于此,对望山岳,到底是何缘故。
二人缓步上前。
听到身后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响起,这些人连忙转过头来。
映入眼帘的一男一女,这男子高大英挺,星眉朗目,背负两把长剑,虽未主动散发出剑修的肃杀之气,但自由一种‘以我为主’的锐气上冲天穹。
而与他并肩而行的这位女子,欺霜赛雪,天生丽质,着金钗素纱,迥然有出尘之逸。
一眼望去,像极了一对神仙道侣。
一时间人人既羡且妒,甚或有自惭之意。
杜念莎若不苟言笑时,不知底细之人,不免将她认作冰霜美人;岂知其真实性格,可谓南辕北辙。
一转眼走到近前,本来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浓眉大眼、面如椒麦的弟子,略一迟疑,抱拳道:“师兄,师姐。”
他既开了个头,所到之处,余人纷纷张口,连声道“师兄,师姐。”
杜念莎瞥了归无咎一眼,小脸绷紧,默不作声。归无咎却面带微笑,一一颔首,以作回应。
越过这二三十人,和坐在最前方的四人聚拢在一处。
四人左首边上的一位方脸修士,略一迟疑,照例便要行礼。
中间那人忽然伸手将他拦住,迟疑道:“玄元宫元婴境以下的真传弟子,卢某大致都认得。两位看起来似乎有些面生,似乎并不在其列。”出语这人相貌老成,倒像是三四十岁的人。只是朱唇明艳,鲜嫩欲滴,形成特有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