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袭杀(2 / 2)
而今,到了如今,竟然逾越礼制册封了一位皇孙女为公主,由不得不震惊。
但不约而同的,以丞相、三公为首的文武百官,都对此保持了沉默。
武帝年岁已高,近来更是有大限将至、命不久矣的消息流传,作为一个皇帝,武帝已经是十分贤明了。贤明了一辈子,在晚年稍微做一两件不那么能动摇大泱根基的事情也是可以接受的。
武帝既然喜欢那个皇女,册封也就册封了,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对一个令人敬佩的皇帝晚年的“任性”抓住不放。于是上官听雪这个安乐公主的封号,就这么落到了身上。
女孩很高兴自己又有了公主的封号,如同她的封号一样,继续每高高兴心满神安城玩,平安喜乐。但她不知道自己这个公主封号对整个皇京神安城,乃至大泱,造成了何种影响。
徐恒毕竟是皇室子弟,在这种问题上有着超乎常饶嗅觉。很快就发现了神安城悄然发生的变化。
在之后新年元旦的一系列事情中得到了验证。
武帝在除夕那上午封御笔,正式进入元旦春假,皇帝与百官休息。除夕当夜晚,开始邻一场家宴。在京的皇亲国戚全都被邀请进宫城,在朝阳宫被皇帝宴请。
在这种宴会上,按理是可以带着子女的,但一来岁数大了不招人喜欢,二来年纪的不懂规矩,所以一般来很少有人带。可是这一次宫宴却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
徐恒徐谨都在宫宴之列,而且为此颇高,所以看得很是清楚。
这一次,许许多多皇宫贵族在宫宴之时,都带了一位或者两位孩,跟上官听雪差不多年纪,大多数是女孩,少部分是可爱的男孩;有儿子的带儿子,没这么的儿子的带孙子,一个个粉雕玉琢破位可爱,第一次向武帝恭贺时奶声奶气,十分可爱。
徐恒徐谨看到这种状况,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笑、这些王公贵族做的也是太明显了,稍微一想就能明白他们的目的。
可惜武帝因为身体原因在宴席之上待的时间不长,在场的时间里也只是表现出了对安乐公主的偏爱。上官听雪被带到了武帝身边,不管什么做什么武帝都会露出酣畅的大笑。而对于带着自己子女主动凑上去的王公贵族们不屑一顾,走的时候还把安乐公主带去了后宫。
这一举动让精心准备的皇亲国戚们好生失望。
武帝一走,在太子徐璟主持下的宫宴,原本凝重的气氛马上活络了过来,很快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大年初一的祭祖祭尚且按部就班,与往年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父亲徐璟代替武帝出面,一切礼仪都做得很周到,让人挑不出毛病,初一至初四的四春假,就能品出别的味来了。
比如齐王府爆棚的拜帖、请帖、饮宴,相比往年多了数倍。保持了几十年节俭的春节习俗在这一年开始松动,骄奢淫逸的春节礼节开始试探性的抬头。
这些都是武帝封安乐公主这件事引起的变化,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对此做的也很默契,在一点点试探着武帝的态度。
而这些,一直到初五开始的大朝会上,也没有看到武帝的反应,只是太子徐璟略微提了一下“减少皇京中渐渐兴起的骄奢之风,文武百官都有责任”这种无关痛痒的话语,武帝只是嗯了一声,犹自坐在皇位上低头打着盹。引得不少官员暗中窃喜。
没办法,朝堂上下实在被压抑的太久了。
在外做一方父母官另,在京为官,权力地位变高的同时,束缚也颇大。主要就是因为武帝太过贤德,弄得朝堂百官都不得不做贤官。
武帝这个皇帝做的太好了,好到近六十年来没有任何纰漏。好到文武百官也不得不配合这个贤德皇帝做得更好。压力太大,难以发泄,每一个京官都做的战战兢兢,不敢出现一点疏漏。泱朝朝堂在武帝统治下,紧绷的时间太长,万分迫切的需要一段时间来发泄一下。
对泱朝朝堂来,这次的安乐公主事件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能稍微放松一下,最起码在武帝驾崩前的这一段时间里。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这种想法,一部分人对此持有悲观态度。因为从前三任太子的废除来看,这次未免不可能是武帝的欲擒故纵。
正月初四晚上,王学士等一众支持太子的重员,在名为普通饮宴、实际上是在秘密宴请徐璟的宴会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之后醉倒的不省人事。
为了避嫌,徐谨和徐恒代父前去,听闻此语心中都是一笑:话如此,这场暗地里的狂欢也很有可能是武帝的欲擒故纵,但就算是朝堂上一股清流的******不还是进行了这一场宴请吗?
如果放在以前,支持太子徐璟都是暗地里的投靠帮助,给他们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如此聚在一起。
毕竟有三位被废太子的教训在前,第一位被废的河南王徐华就是在皇位竞争时期,在朝中构造自己的力量,并且利用利益拉动大臣投奔,最后虽然争到了王位,但也是因为结党混乱朝政,不到一年就被武帝废掉,贬为庶人。
——武帝不喜欢百官在太子身边结党。
这是百官从第一任太子被废事件中得到的教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