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出师(2 / 2)
当然,宗弼并没有想到放走这伙山贼的严重性。望着莽莽苍苍的长江,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就是快点出海抓大鱼。得知长江对岸有人把守,宗弼想抓几个当地的百姓问一问守军的情况和江对岸的情况。
兵卒们找来了几个百姓,再三逼问都没有问出对岸的情况。只有一个百姓看不惯宗弼的骄横,很嫌弃地说道:“黄河水患你们见死不救,如今又想过江祸害人,别白日做梦了。”
宗弼听了很是恼火。可百姓说的也没毛病,自己上次南下是没顾得上许多,只是忙忙叨叨地带着劫掠来的财物返回了会宁府。但自己堂堂一个兵马大元帅,怎么能被一群草民任意羞辱?于是,宗弼命人吊打这个爱说实话的百姓。
其他的百姓见宗弼不讲道理,知道不能吃眼前亏,都纷纷上前劝道:“王爷,我等只是从灾区逃过来的流民,对这里的风物并不熟悉。只是,小人们也听说在这金山之上有座龙王庙,那里地势最是险要。王爷想要排兵布阵,不妨去那庙里居高临下地看一看,一定比我们这些愚民说得明白。”
宗弼闻言就放了几个百姓,决定亲自去龙王庙看个究竟。设也马立功心切,央求宗弼带上他一起去。宗弼心想:只是打探情报,又不是两军阵前的短兵相接,应该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就带上了设也马同行。
宗弼和随从们快到龙王庙时,耳听得从庙堂里传来一阵鼓声。宗弼警觉,问随从们为何击鼓。有随从答道:“汉人们供奉神仙的地方大多讲究个晨钟暮鼓,想必是击鼓叫寺院里的僧众们出来吃饭。”
宗弼对神佛之事一无所知,见随从说得肯定,也就信了。一行人等来到龙王庙下,耳边又响起了一通鼓。宗弼疑惑道:“吃一顿饭要击鼓两次?这是庙里的规矩?”
不待随从作答,四下里杀声震天。原来,被设也马放走的那伙山贼把金军的消息报告给了韩世忠。韩世忠料定宗弼会去金山查看地形,就在那里预先设下了埋伏。从庙宇里和四面八方忽然杀出上百名的伏兵。宗弼大惊,顾不得许多,忙催战马杀出一条血路,逃向自己的水寨。而设也马却不如宗弼有自保的能力,被伏兵生擒活捉。
宗弼回营后骂道:“宋人真是狡诈,我明明与他们约好作战日期和地点,他们竟然在这里设伏搞偷袭。真是毫无信义!”
宗磐问道:“宋人的主将是哪个?抓到了一定剁碎喂狗。”
宗弼听宗磐问话就气不打一处来,眼看大战在即,监军竟然连对方的主将是谁都不知道。于是他气鼓鼓地说道:“是个叫韩世忠的家伙。他流氓出身,江湖人称泼韩五。”
玉盘闻言,心中很是激动。江山尚在时,两人也有过一小段缘分。怎料人算不如天算,汴梁城的失守把她对未来的憧憬打了个粉粉碎。她真希望韩世忠能一举歼灭这些金人,接她回去。
宗磐道:“韩世忠啊?我还真听说过他。我听说他这次出征也是带着老婆的?”
玉盘心中一惊,但很快平静了,他娶妻也是正常,难不成还要空等着吗?
宗磐继续八卦道:“我还听说他老婆是个青楼出身。汉人不是很重视门第吗,怎么这样的女人也能做正妻?”
宗弼受不了宗磐对稗官野史津津乐道的样子,说道:“大战在即,太子早些休息。我也回去准备了。”
“好好,慢走不送。”待宗弼走后,宗磐也很焦虑地说道:“明天,明天就要对阵了。可我从来都没带过兵,心里总是不落挺。”
玉盘安慰道:“殿下不要怕,好赖都有元帅撑着。咱们就是监军,不负什么责任。”
“话虽如此。可看样子韩世忠是个狠茬子,老四未必是他的对手。要是个软柿子,我还能捏一捏。”宗磐轻佻地揉捏着玉盘的胸。
玉盘羞涩地制止道:“殿下别闹了,还是早些休息吧。”
“我也想睡,可我睡不着啊。你说,咱们能不能想个由头先回去?”宗磐打起了退堂鼓。
玉盘劝道:“殿下!好歹要看看战况再做打算啊。万一元帅占了上风,咱们就坐镇观战啊。要是不行,咱们以回朝搬兵为由,再撤不晚。总不能马上就跑,叫人家嚼舌头不好听。”
“嗯。说的也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回去得早了肯定有些烂舌头的说我装病怯阵。表现不好父皇还会骂我。而且设也马也被人捉了去。我要是先回去,帖末合也不会放过我。唉,真是进退两难。”宗磐叹息道。
“所以么,殿下只管坐山观虎斗就好。”玉盘又劝慰了宗磐几句,才把他打发去睡了觉。
待宗磐睡熟,玉盘起身来到甲板把过来时璎珞托她带给韩世忠的信扔进了长江。当年在皇宫里时,她和璎珞同时看上了韩世忠,只不过韩世忠更喜欢璎珞一点。现在两姐妹虽然都沦落北国,可一想到曾经的争风吃醋,玉盘还是不愿意给璎珞传书递信。也许韩世忠也在思念着璎珞吧?想到这儿,玉盘一不做二不休,用重金买通了一个侍卫,叫他划小舟过长江替她去给韩世忠送一封信。
注释
此处史实依据陈维礼编着《历代名臣奇谋妙计全书》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