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龙潭(1 / 2)
圆珠笑道:“王爷说笑了,北国自然也有一番别样的风情。就拿今晚来说,皓月当空,金风送爽,柳丝垂塘,万籁俱寂。这样的景致当然好得很,只是北地缺少诗人,所以才没人知道它的风采。在我看来,小来小去的美妙是可以用诗歌来书写的,大美反而不可言喻。不是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么,可见极致的东西反而让人难以驾驭。北国的美就是野性而不可捉摸的。”
宗弼似懂非懂地点头道:“‘大器晚成,大象无形’。嗯,想来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这么说,我要是想称赞你长得美,是不是就得跟人说‘我都不知道你长得美’才对?”
圆珠笑道:“王爷还真是聪慧过人。”
虽然被圆珠夸赞,但宗弼还是觉得自己在能够说出这样深奥而有水平的话的人的面前抬不起头来。为了在有学历有文化的圆珠面前树立自己男人的威仪,宗弼故意卖弄着肚子里的那点知识问圆珠道:“你知道这池子叫什么名字吗?”
“既然这山叫龙潭山,那么这个池子当然应该叫龙潭了。”圆珠举一反三地答道。
“嗯,你猜的倒也八九不离十。这池子的大名叫‘卧龙潭’,别名叫‘水牢’。”宗弼因为圆珠没能说出精准答案而感到庆幸。
“水牢?”圆珠觉得这名字起得很不可思议,便好奇地问道:“难不成这池子里关押着什么吗?”
圆珠的疑问激起了宗弼大显身手的心理,他指着水池边的铁链子说道:“你看见那段大铁链子了吗?它锁着的是一条青龙。”
圆珠忍不住笑道:“你说这话我可就不信了。龙不过是传说中的神物,可谁又见过它长什么样子呢?”
“你不要总是对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就否定它存在的可能性嘛。”宗弼笑道:“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的九公子在外边惹出了事端,被天神锁在这里。但九公子不服,还把怨气撒在了当地百姓的身上。他动不动就动用法力翻江倒海,搅得这里巨浪滔天、民不聊生。有个林老汉的女儿也被大水冲走了。就在他要救自己的女儿时,正巧看见了一只溺水求救的燕子。林老汉动了恻隐之心救起了燕子,结果,他却因此而失去了女儿。后来这燕子飞去九顶铁叉仙山学艺。待学成归来后,她就用自己的羽毛编织成了一个铁索套在了九公子的脖子上,还把铁索的另一头拴在了千年老榆树上。结果,九公子就被这样制服了。燕子也化为人形,跟着这边的百姓一起开荒耕种,与大家一起营造新的生活。”宗弼绘声绘色地讲解道。
圆珠听完笑道:“这还真是有着浓郁中华风的民间传说呢。它有点像你们东北版的精卫填海加魏征梦斩龙王。故事的最后说燕子和人们一起生活劳作,可见你们女真人不光会渔猎,也是会农耕的。这和我们汉人是一样的。可这毕竟是个传说,世上怕是没有什么仙山吧?而且,你不能证明池子里真的有龙。”
“怎么没有仙山?我说的那九顶铁叉山也叫拉法山,它就在会宁府附近,当年穆桂英就是在那里破的萧天佐的天门阵。你要是不相信池子里有真龙,那你敢不敢去拖动那个大铁链子试试?只要你拽得动它,就会惊动九公子哦。”宗弼煞有介事地说道。
圆珠不信,便拉着宗弼一起去拖动铁索。
不知是传说应验了还是巧合,刚才还月明星稀的夜空忽然就起了一阵大风。风把山间的落叶卷上了天,把云彩推来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
圆珠忙放开铁索,她吃惊地对宗弼说道:“原来这是真的呀!”
宗弼笑道:“你要是想看那青龙,我就继续拖拽这链子。”
“罢了,罢了!你快放手!不要惊动神灵。”圆珠连忙阻止宗弼接下来的行动。
宗弼放下铁索没多久,天地之间又恢复了之前的月明风清。
圆珠笑道:“看来这还真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啊。我听说杭州的雷峰塔下镇压着一条大白蛇,西湖下锁着青鱼。如今看来,那些都只是戏说,只有这个才是惊天动地的真实。”
宗弼也说道:“那当然,我们东北人就是实在,所有的传说都是真事儿。”
圆珠继续感慨道:“原来天门阵是在你们这边。我一直以为那只是百姓们杜撰出来的段子呢。这么说的话,看来杨家将和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也有可能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