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行(1 / 2)
受宗翰所托,银术可继续替他搜寻他心心念念的“画中人”。但人海茫茫想要找到一个面具遮脸的人又谈何容易!大半天过去了,银术可一无所获。一个老太监在核对完宫中的帝姬、宗妇之后,讨好地对银术可说道:“将军,皇室女眷一一在册。只有那些冷宫废人尚未到此,将军要不要看她们一眼?”
“圣旨说只要长得好看的女人。冷宫废人有好看的吗?”银术可很是不屑地问道。
“这,好不好看老奴说的也不算啊。再说,就算老奴觉得好看,可也不知能不能入得了将军的法眼。”太监讨好地说道。
“罢了,且看一眼,好歹走个过场。”银术可拍板定案。
老太监立即叫人将冷宫的一行人等也带将过来。但到场的只有一个女子和一个少年。原来,汴梁城沦陷,皇宫里人人自危,冷宫里断了炊,不少人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
银术可看了她们一眼,吩咐道:“女人带走。剩下的那个么……”
“大人,您也带上我吧。”少年嘶哑着嗓子向银术可哀求道。
银术可很是奇怪,主动张罗着要去北狩的这还是第一人。他起身走向少年,一股臭味迎面而来。只见这少年身染恶疾,浑身流脓结痂。银术可心想:这小子万一得的是传染病,说不定就会牵连别人。想到这儿,他皱起眉捏着鼻子倒退几步对少年说道:“罢了,看样子你也活不了几天,不如在冷宫里等死算了。”他正欲转身离开,不料却被那少年抱住了大腿。
“大人,大人,您带我走吧。带我去大金。”少年哀求道。
银术可忙起脚踢开他,嫌弃地说道:“你这样的还去什么大金?死在半路我们还得费力气埋你!你让老爷们省点心吧!”
少年被银术可踢得在地上打了个滚,却又赶忙回来扑住他的军靴哀求道:“大人容禀,奴才有隐情啊。奴才的娘几年前就被送去了北国,此后音信皆无。为人子女,不能尽孝于父母身边已经是大逆不道,若娘亲在北国无人侍奉必然晚景凄凉。大人若能带奴才随您北上,让我尽了孝道,此恩形同再造。不,大人就是奴才的亲爹。奴才愿意给大人牵马坠镫,誓死效忠。大人,求求您了,大人。”
听了少年的哀求,银术可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心想:这小家伙虽然是一副命不长久的样子,可孝心却是天地可鉴。出于恻隐之心,他问太监道:“这小子说的是实话吗?”
太监有些惶恐地答道:“这,大人,奴才原不管冷宫的事。废人们的生死存亡,奴才一概不知。”
银术可心想:皇宫那么大,也不见得大家互相之间都能认识。世界上像会宁那样村村相通,鸡犬相闻,民风亲厚淳朴的所在怕是不多了。
“就算我着了你的道!看在你还有几分孝心的份上,就跟我们一起走吧。”银术可勉强同意。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少年放开他的腿,又用袖子讨好地给他擦了擦靴子上的泥土,跪在地上给他磕了几个头。
就这样,宗翰与宗望押送着祸国殃民的徽钦二帝及收缴上来的书籍、财物等各种各样的战利品,并携带着上万名中原的能工巧匠一路向北。北狩的行程异常艰辛,不少在汴梁城过惯了富足日子的中原人因为受不得疾苦而选择了自尽,也有很多人因为病痛和体力不支倒在了路上。然而,行程的紧张与仓促让人们无暇为死者默哀。大家只能匆忙地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继续打起精神负重前行。
墨染眼见这一幕幕的人间惨剧,却自觉无力挽救更多的人。而当她看见少数金人将领为了欢庆胜利而放纵情怀的场面,心中更是难过。思前想后,她发出了一声由衷的叹息。
这叹息声引起了正在看书喝茶的宗望的注意,他关切地向墨染问道:“怎么了?谁惹我的染儿不高兴了?”
墨染对宗望说道:“拜堂那晚你让我跟来护理北狩的女人们。可我去给她们治病时,她们都拒绝了我,不让我管她们。她们说与其跟着你们活受罪,倒不如一死了之来得痛快。唉。我留在这里还有什么用?行医是为了济世活人。但人家生不如死、一心求死,我再救人简直就成了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所以,我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你能答应我。”
宗望顿时明白了墨染的意图,他说道:“染儿啊,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如果没受什么刺激的话,她永远都是人。但男人不一样。他们的血液中一半是人血,一半是兽血。这世上的道理虽然都是男人们编出来的,但实际上他们从来都不去遵守他们的道理。还会美其名曰要改天换地就必须抛弃已有的道理。只有单纯的女人才会去相信男人们编出来的鬼话。书是男人写的,仗也是男人打的。说一套做一套,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就不要和那些混蛋男人一般见识了。”
“你不也是男人吗。你和他们有区别吗?”墨染讥讽宗望道。
“我和他们唯一的区别就是,我对你不会背信弃义。其他的么,也和他们一样混蛋。”宗望笑道。
“可我的要求是正经事,你必须得答应我。”墨染不喜欢宗望总是一副散散慢慢的态度,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十万火急,一点也应付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