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杂院儿的人情味儿(1 / 2)
六、七十年代的京都,大多数人还是住在平房里。
而且,还是少则几户、多则十几户的大杂院。
住大杂院有住大杂院的好处——热闹、有人情味儿。
六、七十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基本上都是在同一条线上。
总结出来就是一个字儿——
穷!
可是,那个时候的物价也低啊。
蔬菜和副食的品种也不多。
萝卜、白菜、土豆是人们饭桌上的经久不衰的主打菜。
西红柿、黄瓜、带鱼,就连炸虾片儿都算是奢侈的食物,不到“关键时刻”,是轻易不会烹饪端到饭桌上的。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个月的下旬,都会见到一位阿姨,挨家挨户去发票儿——鸡蛋票儿、肉票、粮票儿、油票儿、白糖票……
这位阿姨是附近副食品商店的工作人员。
那个时候,一个副食品商店,负责周边几条街、几个胡同的居民的食品供应。
专门负责发票的这位阿姨,是老百姓们最希望见到的人。
那时的家庭不讲什么计划生育,家里孩子多,人口儿多。
月底还没有到,所有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当手里拿着花花绿绿,各种票儿的阿姨一出现的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特别的高兴。
阿姨发票儿可不是瞎发的,是根据每家每户的粮本儿,一丝不苟地核对,再发放的。
粮本儿可是和身份证、户口本一样同等重要的东西。
是关系到一家人生活的至关重要的东西。
可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粮本儿。一旦丢失或是损坏了,补办起来,既费时间还需要繁琐的手续。
那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可就要受到影响了。
只有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国家才会增加一些鸡蛋、油、肉的数量的发放。
而且是按照粮本儿上的人数、年龄严格控制的。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孩子们的玩具,还是饮食生活,可以选择的品种种类都是比较匮乏的。
红缨枪、搭积木、跳皮筋儿、砸三角儿(用纸质的烟盒自己叠的)、拍洋画儿,是孩子们的主要娱乐项目。满桌子丰盛的佳肴,也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够吃上。
所以,每个家庭平时的伙食都是非常的简朴,积攒一些购买好吃的的票儿,等到春节期间,一股脑儿地拿出来,突击消费,好好犒劳一下辛苦工作和学习、节俭缩食了一年的家里人。
春节期间的鱼和肉,家里人都会在腊月二十八、九就用油煎好。等到需要吃的时候,稍作加工就可以上桌了。
那个年代的人还喜欢买肥肉。
把肥肉在锅里煎出油,倒在瓷罐子里面。油凉了就凝成白色的膏状。
等到炒菜的时候,舀一勺油冻儿放进锅里,肉味儿格外的浓重。
炼完油的肉被剁碎,我们叫它“油渣儿”。
在油渣儿上薄薄地撒上点儿盐,夹在馒头、烙饼里吃,是那样的美味!
六、七十年代的家庭,都是烧煤炉取暖的。每年冬季,都会定许多的蜂窝煤,堆放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