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The Jesus Of Suburbia(2 / 2)
换句话来说,这部分影迷,很容易被《郊区的耶稣》所吸引,从而进入电影院当中。
杜克-罗森伯格这个名字,罗杰此前从未听说过,但仅仅只凭借这份计划书中透露出的细节,就让罗杰悄然在心中将对方的评价提升到了“优秀”。
为自己的乐队拍摄传记片,这个想法很大胆,也有些异想天开的感觉。
让一个出道不过六年多,还处于上升阶段,连超A巨星都算不上的乐队,成为传记电影的主角?
罗杰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想法,无论是歌迷、影迷,亦或是那些评论家们,都不会买账。
无论是走商业片路线,还是奥斯卡冲奖路线,罗杰都不看好这个项目。
但这份严谨的,甚至可以说对细节十分苛刻的计划书,却让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虽然成功的概率依然不高,但至少有了成功的可能。
这是许多大牌导演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杜克-罗森伯格的能力就超过了那些大牌导演,更多的还是一个思路,或者说视角的问题。
那些有着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从业经验的大导演,思维模式已经固定了下来,反而是不受那些条条框框约束的新人,更有可能具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我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查,在你们的歌迷群体当中,喜欢金属乐的应该要多于喜欢朋克摇滚的。”
杜克-罗森伯格开口道:“但是电影市场却不是这样,大多数金属乐歌迷从来不会进入电影院去看电影,但大多数朋克摇滚的歌迷却会喜欢一切披着【反主流】外衣的【主流商业片】。所以,我认为用《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作为电影的主题,或许不一定能够讨好你们的所有歌迷,但却更容易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杜克-罗森伯格毫不避讳自己拍电影是为了票房成绩,而不是为了讨好乐队的粉丝。
不过这个年轻的导演同样很懂得营销之道,很快话题一转,又说道:“你们是现在世界上商业化做得最好的摇滚乐队,拥有最多的粉丝。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何让一个从未接触过摇滚音乐的歌迷成为你们的粉丝?我认为,一部大卖的商业电影,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杜克-罗森伯格不着痕迹地恭维了一番,不过言语中,更重要的目的,却是点明了这部电影可以为乐队带来的好处。
吸引那些没有接触过摇滚乐的粉丝。
这个年轻的导演显然下过一番功夫,准确地判断出了乐队如今的定位,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摇滚音乐的领域,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
这,也是说服乐队同意授权,并且在拍摄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最大筹码。
不过在罗杰看来,杜克-罗森伯格明显是在画饼。
传记电影如果运作得好,吸粉能力确实很出色。
前世那部《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之后,有多少从来没听过皇后乐队哪怕一首歌的人,开始宣称自己是皇后乐队的死忠粉丝。
但是,即使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带给皇后乐队的好处也远远没有外行人想象得那么多。
更重要的是,以乐队现在的情况,拍摄一部传记影片,或许负面影响反而要更大。
不对,不是或许,而是必然。
有多少以“当代人物”为主角,并且取得任何一种意义上的成功的传记电影?
在罗杰的记忆当中,仅仅只有一部《社交网络》,而那部电影上映之后,马克-扎克伯格却成了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称这部电影是“一场拙劣的广告秀”,“金钱收买好莱坞”,全然不管电影的投资方实际上和脸书的创始人没有丝毫关系。
经过杜克-罗森伯格的一番劝说,再加上这份精心制作的计划书,罗杰必须承认,自己有些心动。
但心动归心动,罗杰仍然拒绝了对方的提议:“我依然认为,现在不是为乐队拍摄传记电影的最佳时机。”
杜克-罗森伯格还要继续劝说,罗杰却立刻话题一转,问道:“罗森伯格导演,我对你提出的,用《郊区的耶稣》作为电影主题这一构想很有兴趣。不知道你是否能将这张专辑改编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专辑改编电影?”
杜克-罗森伯格楞了几秒钟,立刻明白了罗杰的意思。
不是以《郊区的耶稣》这张专辑为核心,为乐队拍摄传记电影,而是用专辑中的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
按照类别的话,应该算是关于青春、成长、家庭、以及反战的剧情片?
“对,专辑改编电影。”
罗杰点点头:“以圣-吉米、郊区的耶稣作为主角,将专辑中凌乱的故事线拼凑完整,我认为它会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你觉得呢?”
这是罗杰突如其来的想法。
正如杜克-罗森伯格所说的,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摇滚乐的人来说,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既然为乐队拍摄传记片的时机不合适,为什么不拍一部属于乐队,属于摇滚音乐的电影?
至于为什么选择《郊区的耶稣》,自然还是年轻导演在计划书中注明的那个理由,这张专辑的受众,和北美主流观影群体的重合度很高。
至于对杜克-罗森伯格提出邀请,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纯粹是因为罗杰认为这个人值得投资。
“我没想过这个点子。”
杜克-罗森伯格很坦诚地开口道:“我需要一些时间,仔细考虑一下。”
说完,又不甘心地问道:“传记电影真的没得商量了吗?我坚持认为,以你们为主角,拍摄一部传记片会是双赢的事情。”
“传记片就不用谈了。”
罗杰摇摇头,笑道:“关于我的提议,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有兴趣的话,尽快拿出相应的计划。
如果你的改编计划不能打动我,那么我仍然会拒绝授权。”
杜克-罗森伯格看出罗杰有送客的意思,立即站起身,提出告辞:“我明白了,不管我考虑的结果如何,一周之内一定会给你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