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人情和筹码(2 / 2)
“年度专辑……多久没有摇滚专辑拿到这个奖项了?十年?”
女孩的语气有些古怪:“专辑类的奖项我没什么希望,那张专辑其它的歌是什么水准我心里有数。”
《我的大团圆结局》这张专辑中,只有这一首歌的质量算得上优秀,其它歌的质量都要差一些。
虽然没差到低于水准线以下的程度,但也远远称不上出色。
这样一张专辑,想要竞争格莱美,难度还是大了些。
雷蒙娜-拉维尼的目标只是定在了单曲类奖项上面。
至于最佳摇滚女歌手,纯粹是因为没什么强力的竞争对手,只要表现稍微出色一些,就具备竞争这个奖项的可能。
毕竟摇滚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出色的摇滚女性实在是太少了,几乎和圆滚滚一样稀有。
并非女性不能在摇滚领域获得较高的成就,事实上,顶尖的摇滚女明星也是有不少的。
例如有着摇滚教母之称的蒂娜-特纳(Tina-Turner),最巅峰的时期几乎可以和猫王并肩。
若非过于混乱的感情生活使得这位摇滚教母迅速堕落,或许就没有后来那些天后们什么事了。
而融合了摇滚和流行的超级天后麦当娜,更是八十年代中绝对的乐坛第一巨星。
但若是真的细数下来,就会发现,在真正出色的摇滚音乐人中,女性占据的比例实在太低。
在罗杰的印象中,八十年代之后,称得上优秀的摇滚女歌手,一只手就数的过来,其中还有一半是某支乐队的成员。
至于最近的这一年……
至少在北美,雷蒙娜-拉维尼就是摇滚女歌手中最出色的那几个人之一。
虽然有一个“之一”,但在彼此硬实力上相差不大的时候,比拼胜负的关键就在于那些场外因素,而不是谁的作品更出色,谁的影响力更大。
在格莱美的竞争当中,有一个最为简单的原则。
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某位明星的公关经费远远超出其竞争对手,那么只要没有被格莱美的大部分会员所厌恶,胜率也会和经费一样,远远超出其他人。
想到这一点,罗杰很干脆地问道:“你准备在格莱美上投入多少钱?”
“两百万美元,外加接下来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
女孩的脸上明显有着疑惑,但却没有问罗杰的目的,很干脆地说道:“两百万美元里,我自己出一半,公司也会出一半。”
作为一个二线歌手,在格莱美上投入两百万美元,这已经是不低的开支。
甚至可以说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对于明星们来说,尤其是女明星,虽然收入不低,但开销也同样惊人。
不花出大笔的美元,怎么可能保持在人前的时候永远光鲜亮丽?
事实上,对于很多算不上大牌的明星来说,入不敷出才是常态。
不需要专门去调查,罗杰也可以大致猜测出来,加拿大女孩的竞争对手们,在格莱美的公关上,投入的经费大致也就在这一档次,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或许有个别人花的钱会多一些,但最多也就是三百万左右这个数字,不可能会更高。
毕竟都是同一个层次的明星,收入和开销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再考虑到成本和回报,不可能有人拿出巨额的经费砸在格莱美上。
格莱美能够带来的无非就是名气,名气可以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粉丝和可持续的收入。
归根结底,冲击奖项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当投入高于可预期的利润的时候,这笔投资,就会变得不值得。
更何况,还存在着冲奖失败这个风险。
也就只有那些早就不缺钱的大牌明星,才会仅仅只是为了提升名气,不惜成本地砸下巨额的公关经费。
但也很少有人这么做,差不多十几年才会发生一次。
“两百万美元吗?确实不算少了。”
罗杰点点头,思考了片刻,开口道:“别的奖项我帮不了你,最佳摇滚女歌手这一块,如果你真的想要,我可以帮你拉到一部分选票。”
加拿大女孩眼中露出惊喜,感谢的话语张口欲出。
但还未开口,就被罗杰打断了:“你先想清楚再告诉我要不要这座留声机。”
罗杰的话只说了一半,但雷蒙娜-拉维尼却明白了罗杰的意思。
帮忙拉票可以,但只会帮一次。
是要用在这一届格莱美上,还是用在其它地方,要女孩自己决定。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人情,用完了,也就没有了。
以两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罗杰也只会帮她这么一次而已。
至于以后,即使还会帮忙,那也是以MAD唱片大股东的身份,为罗杰自己争取利益。
后者,是要考虑成本的,力度自然有限。
这个抉择不算困难,但雷蒙娜-拉维尼却犹豫了许久,才开口问道:“我可以要一张精品专辑吗?发行时间你说了算,唱片合约之内任何时间都可以。”
这个回答有些出乎意料,罗杰诧异地抬起头。
这个女孩,比罗杰所了解到的,还要聪明。
不,应该说是精明。
两人的目光对上,罗杰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也清楚了女孩愿意付出的筹码。
犹豫了半分钟,罗杰点点头,开口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