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制科(2 / 2)
啊?李丰一听,什么?开考制科的诏书要下了?都有些什么科目呀?
他走过去问王直官:“王公,诸君刚才所议论的,莫不是要开考制科吗?”
王直官一听,点点头:“确实如此,怎么,莫非李郎也想要试一试?”
他虽然面带微笑,不过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出来,那微笑不那么自然。
李丰一听,看来是真的,于是说道:“鄙人随便问一问,哪敢攀龙门?诸位的希望比我大得多!”
王直官点点头:“哦!李郎,这制科大都是已经及第的明经、进士参加,百难取一,鄙人已试过两次,都差得很远。
这次科目众多,鄙人准备试最后一次,如果再不能及第,鄙人就将断了这个念头!”
另外两名典仪中,只有陈典仪决心要试一试。
胡典仪非常犹豫,他也已经考过一次,觉得难度太,怕是没什么希望,他说道:“王公既然准备了许久,应该有希望!卑职不敢赴试!”
王直官又道:“要是能够得中,鄙人就有机会升五品,即便不行,做员外郎或者畿县令应该很有希望!”
“……”
李丰听了几句,心想,今年这制科究竟有多少科目呢?这必须要搞清楚才行!
嗯!去问问刘洎再说!
******************************
唐代科举可分为常科、制科、其它科。
1,常科:是指每年一考,主要有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
常科及第后,相互之间都不可以再考,比如,不能考完明经再考进士。
(1)秀才
唐代秀才只考方略五道,方略这东西虚无缥缈,非常难考,一年也就录取一人左右,或许空缺,也有录取两个人的;
贞观年间以后就没有人中过。如果中了秀才,名声与品级比明经与进士高很多。
(2)明经
唐代明经相对比较好考,以五经为主,也必须要考时务策论;高宗以前,每年约有五六十人中;开元以后,一般在百人左右。
至少在唐高宗以前,明经并不弱于进士科,到了开元以后就不行了。进士逐渐上升,取代明经科,一直到清代末年。
其实明经及第后,官员级别还要高于进士科。
(3)进士科
考诗赋、策论、五经,难度高于明经科。
(4)明法、明书、明算三科也是每年一考,及第后给出身。
2,制科:皇帝临时下诏(制)书开考的科目,只考策论,前期为三道策。
其科目并不固定,名目繁多,随时而定,比如:博学宏词、贤良方正、武艺绝伦、文堪经国等等,据统计有一百多个科目。
制科的特点:
(1)六品以下的任何人都可以考制科,包括常科、制科已经及第的人,也包括普通百姓。当然,一般要有推荐。
(2)制科考试及第后,成绩优秀的,会加阶提升;较好的也会加阶,普通的给出身。有参加过好几次制科考试都及第的人,很快就升到六品。
(3)制科考试的等级最高,名义上是“天子门生”,考完制科,不允许再考常科。制科及第后,一般都不用“候选”,可立刻做官。
(4)制科的地位,前期还略强于进士,至少不低于进士,但是中后期依然比不上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