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彩头(2 / 2)
听了横九歌这话,文三爷都有些不好意思,满脸羞愧的应了声“嗯”没办法,这弓关呼着他的性命,在性命之前,不要脸什么能把他怎么样?
不过从这点儿可以看出太子妃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看太子妃为保他面子说的出的话就知道其是一个反应相当快且聪慧的女子。
至于担不担的起太子妃的位置,这与旁人何关?
想想自己年岁比人大,处事还没人小姑娘靠普,心头一种名叫羞愧的情绪油然而生,再看平日里他所结交的这些个都是什么人?
一瞬间这文老三竟然好似成长了一样,随后竟然在家里安静下来努力学习,让文国公府上下都觉得这是个奇迹,当然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这边儿搞定的骑射,三人又移步到了代表文才六艺其中的书场。
顾名思义,书便是:书法、识字、文字,等,当然也有许多人觉得这考验不出来什么真章加了一项现场绘画作诗。
哟嚯,这个可以有!
写诗可不是随随便便你脱口便能成章的,要是没点儿真本事还真弄不出来,更何况还要现场绘画?
就像横九歌,字儿她都认识,但真让她脱口成诗,这还真不是一般的为难她,而是相当的为难她好伐。
三个没啥知识的小菜渣嗑着嘴里的瓜子占据了一个桌子,静等着这里的现场燃爆起来。
未来的相公武的不行,要是文的行那也是可以的!
武婷婷和应昭昭对视了一眼,是的,武的她俩行就够了,找个舞文弄墨的相公那也是可以的。
见两个小姐妹儿这么上心,不知道她俩想法的横九歌还以为这俩货准备弃武从文了。
随后众人又开始显摆了一下各自出的彩头,横九歌想了想,让青黛取出准备她送给苏重的一个名家雕刻的“伏虎砚”做为彩头,这份彩头一出,汇聚的才子更多了。
这种东西对于今日前来参加宴席的家庭来说都是不可多得,不管自己有没有实力,大家一睹芳容没问题吧,那些个自学有点真本事的世家子弟们也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自己的才华。
听到风声赶来的太子殿下笑笑,命人速去马车上取来一个笔洗,这个笔洗的造价不低,是他平日放在马车上备用的,但却一直没用上,用来做为彩头也恰巧合适。
这太子夫妻二人都出手不凡,这下子才子们更高兴了,前来观战的姑娘们也多了起来,让本来一些神情怏怏的人立刻跟打了鸡血似的雄纠纠气昂昂的,那家伙,好像上战场似的。
都是世家弟子出身,再怎样几个字写出来也是能见人的,横九歌的鉴赏能力可不差,毕竟她的身后还有着一个大儒外祖,为了公平起见,太子还请来了几位在这方面挺有名声的大臣做为评审,当然横九歌也是其中之一。
这倒是没人不服,人家可是大儒的孙女,在这方面肯定不比人差。
书法很考验一个人的水平,不光要练,还要有灵气,否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匠气,在这三十多幅书画中,倒真有两人的书法挺不错的,一个是大学士家中的独子陈炎芝,另一个是她二哥的同窗好友太府寺卿大子明渊。
陈炎芝的字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独创的“柳体”,从字面看来,其风骨都有几分颇得真传的样子。
而明渊的书法更偏似于书圣“王羲之”,这可是不得多见啊,让一众评审都不由自主的赞好。
书法这一项上完全没有争论的当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