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月没星沉(下)(2 / 2)
知玄看穿了李义山所思所想,缓缓劝导道:“看破红尘勘破世情不等于便四大皆空,居士佛缘深厚但尘缘未了,尚不是我门中之人。况寺中也并非全然清静之地,亦有世事纷争,香客迎来送往。”知玄又淡淡地一声长叹,“去吧!红尘纷纷扰扰,佛本就在众生之中,居士在家亦可修行,明心见性即是见佛。”
看来这知玄和尚亦是历尽沧桑之人,深悉人情世事!玉石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他一向遗憾自己读书太少,此时却在想好在自己未习有屠龙之术,否则恐怕云机道长也未必肯执着于收留他。
一阵悠远的经乐声缓缓地传了过来,李义山一恍神,酸涩的苦水涌上心头。前几日跨入禅门,神游这清静之境中,所有的精神压力都不复存在,让他得到了片刻的解脱和无尽的向往。原以为在这里,远离尘俗,所有的痛苦都可以放下一般,但是——这里确实不是他能彻底解脱的地方。
此时他不由更加茫然了,回顾往事坎坷多变,瞻念前途渺若云水,可是自己的归所究竟在何方?
过了两日玉石告辞离去,相识十多年来,他二人虽身世不同遭际不一,却始终互相欣赏,彼此心境相通。李义山此番心境变化也勾起了玉石的心中感慨,见李义山似有不舍之意,便笑着道:“我本江湖人,还向江湖去,来日相逢必有期!”
“初次相遇之境仍如在眼前。”想起二人当年相识情形,那时李义山为华阳之事他奔走匆忙,无暇细思,又正值年轻气盛无畏之时,不想上了王香爱等人的圈套,最终还是没救出华阳。又引发了后来的众多风波,陷入两党争斗之中,但若不是如此,自己亦不得结缘王晏媄,命也!李义山不由喟然一声叹息,“如今我被命运拨弄至此,本来也该有所彻悟了,只是放不下。年轻时我从不相信鬼神之说,如今倒宁愿信其有,不愿其无。”
玉石默然不语,他比李义山更知晓此世上都只是那些鬼祟之人在作怪,但那些隐情他现在也不能全盘托出。
虽然入不得佛门,与法玄无缘师徒,但李义山与法玄之间感情却越来越深厚。李义山开始频繁往来佛寺庙宇,向法玄求教,与其他佛门弟子也开始频繁交往,还为寺庙题诗画壁,与一些虔诚佛学之人唱和。毕竟博识好学之人,李义山开始转而研究佛学理论,从经论中寻找精神寄托,探求人生和世界的真谛。越追寻下去,他却更加痛苦地发现,生命本就从无中来,向无中去,万物周而复始,时空交幻,虚实相生,在这世界上最终没有什么能够抓住的。即使再努力,终也将只会是两手空空,他越来越陷入到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
由于柳仲郢对他关心照顾有加,李义山生活较之前稳定多了,闲暇之余,他的足迹遍布蜀地各处名胜古迹,虽然仕途上没能有更大地发展,但他的诗歌创作却非常丰富。知玄说的不错,尘世情感仍是他所放不下的,李义山心中始终萦绕着妻子的影子,失去妻子的孤独凄凉让他写下了许多溢满情感的悼亡诗,千里之外的儿女也时时牵扯着他的心。虽然他报国的雄心无法实现,但他仍创作了不少关注时事的政治诗、咏史诗,直言评价当今社会现象、评论历史风流人物,他的诗属对工整,用典准确,语言精美,风格也越来越向杜甫的沉郁悲凉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