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云突变(2 / 2)
尚书局忙碌了好几日,进宫来向太后和文宗禀报说经过调查皇族宗室中适龄的公主郡主虽然有几位,但一来她们听闻远嫁异族都畏之如虎,再则这几位不是娇生惯养就是胆小无能之人,只恐她们嫁过去达不到抑制回鹘两国交好的目的。文宗的脸一时僵得铁青,朝廷急待用人之际,可就连受恩深重的宗室也不肯为之效命!
正在太后与商议之时,守卫的宦官进来禀报宁国长公主求见。还不待文宗允准,就听到一阵轻碎的脚步声,宁国已自己抢步进来了,她一进来就长跪在地:“臣妹愿请嫁回鹘,以修两国之好!”
文宗疼惜地望着宁国,他知道宁国为了自己和皇室的安危这几年也是竭尽了心力,无奈上天不佑护自己,终是颓局难挽。文宗尚未发话,坐在一旁太后就已断然拒绝道:“不可,边境虽急,但还须得思考一个权衡之策。”太后去年才刚过五十大寿,但多年来的宫廷内争斗以及这两年来的日渐窘困的处境已让她憔悴不堪,尽显苍老之色。目前朝中波澜起伏,皇上孤立无援,她怎舍得再让亲生女儿宁国嫁到边远之塞,此生永无再见之期!
宁国明白皇兄和太后的心思,但眼下别无他法,若派一个无用的宗室之女前去,难保能使局势转危为安,她伏地请求道:“宁国虽不才,但亦知生在皇家,为国分忧是与生俱来的职责。当此之时,宁国不能将自己肩上的重任弃之不顾。如今嗣王被困,范阳危急,若边境大权落入他人之手,国将再无宁日,宁国此去誓为皇兄解决边境之后患……”
太后打断了她,颤抖着伸出手道:“你真要承担公主的责任,那就好好地留在宫中,你在这里我们才能心安。你要是有什么意外……”话还未说完,她已是哽咽难言了。
宁国抬起头来亦泪下如雨,却仍然坚持道:“皇兄的燃眉之急在前,回鹘求娶的是我,我不能逞一已之私,置家国于不顾……”
“我去可好?”站在太后身旁一直不语的令狐绢忽然出声打断了宁国的话,她上前几步转身对着太后和文宗跪下,毅然道,“回鹘不过一小小边患而已,此次宁国长公主远嫁决不合适。况目前朝中局势不稳,长公主不能在此时抛下太后、皇上于不顾。然由其他的公主去若起不到作用,也坏了大事。”
令狐绢抬起头来望向太后,俏丽的脸上浮现一丝凄凉的笑:“太后不是一直说绢儿就像女儿一样吗,不知太后可愿收绢儿为义女,以长公主名义下嫁。令狐绢此去出边必定相机行事,即便是刀山火海,粉身碎骨,也定换回嗣王安然无恙!”
太后起身亲自上前扶起了令狐绢,只唤了声:“绢儿……”便滚下泪来,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文宗也欣慰地点点头,令狐绢是令狐綯一母所出的妹妹,不到十二岁就因才识出众被太后选进宫来担任女官,不仅是太后最得力的助手,宫中最佼佼的女官,更是皇亲贵族中最有胆色最有能力的女子,在甘露之变前后帮助处理了宫中许多事务。她曾陪宁国赴玉阳山学道一年,与宁国最是熟悉,此次边患之事除了宁国亲嫁,能委以重任也只有令狐绢了。他见一旁跪着的宁国并不看令狐绢,张口似要反驳,忙抢在宁国之前说道:“如此甚好,爱卿放心,朕和太后必不会辜负爱卿一族。”
宁国见太后和皇兄均已同意令狐绢代嫁,自己再争论想必也已无益了,她默然地站了起来,一语不发转身欲离开。这两年来,她一直没再与令狐绢说过话,但令狐绢却始终竭力扶持着太后与皇上,不肯离宫,多少也让仇士良有些忌惮。可是她们之间的芥蒂太深了,宁国说不出感激的话来。